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红军当年缘何要到重庆綦江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19-7-16 10:37:54  [发表评论]

      再走长征路重庆站行程

      6月11日,中宣部在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宁化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7月15日至18日,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重庆,对我市綦江、酉阳、秀山展开采访。再走长征路,追寻信仰的力量。

      7月15日,綦江区石壕镇,采访团队踏着红军走过的路,寻访当年红军的足迹。

      7月15日,綦江区石壕红军烈士墓,央视主持人海霞直播瞻仰仪式。

      7月15日,记者团来到綦江区石壕红军烈士墓。

      这是位于綦江区石壕镇的香树、高山、皂泥3个村交界处的红军桥,红军桥原名两河口大桥。(本组图片由记者龙帆摄)

      ****红军一军团到綦江作战示意图 (綦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7月15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重庆站活动在綦江区石壕红军烈士墓启动。“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长征精神”“碧血酬马列,丹心映长征”“苍山永翠,浩气长存”……18.6米高的红军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令媒体记者感到好奇的是:“烈士墓为谁而修建?”

      “它是为纪念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长征经过綦江石壕时英勇牺牲的5名红军战士而修建的。”綦江区石壕镇综合文化站干部赵福乾说。

      那么,****红军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綦江,曾留下过哪些动人故事呢?

      “我是听着红军司务长故事长大的”

      登上石壕红军烈士墓的186级梯坎后,57岁的赵福乾脸不红、气不喘。“从2010年开始,我就在石壕红军烈士墓做义务讲解了。”赵福乾说,他每年都要在这里义务讲解上百场,讲得最多的是一位红军司务长的故事。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红军长征到綦江,牺牲了5名红军战士,其中一名便是严格执行红军纪律的司务长。

      “我是听着红军司务长故事长大的,他没留下姓名,但留下了信仰。”赵福乾回忆,他小时候便经常听父亲讲述这位司务长的事迹,久而久之,他便熟稔于心了。

      是什么故事让父子二人如此挂念呢?

      綦江区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红色綦江》一****载:1935年1月中旬,贵州松坎盐防军被红一军团先头部队击溃,队长姜金全残部逃到川黔交界的瑶龙山寨驻扎,妄图阻止红军前进。1月20日,红军又将其残部打散。次日中午,红军某部在箭头垭场吃完午饭后继续前进,留下司务长和两名战士检查红军纪律,归还借用群众的东西。

      姜金全见红军只剩少数后勤人员,便命令长枪班将箭头垭场包围,短枪班进场袭击。三名红军寡不敌众,一人牺牲,一人负伤,司务长则负伤被捕。

      盐防军立即将司务长的随身物品搜去,并对他施以“灌石灰水”等酷刑。当晩,司务长被吊在农民赵兴五坝子边的桑树上。赵兴五见其伤势严重,便偷偷送了一碗饭菜给司务长。司务长怕殃及赵兴五,坚持不吃。第二天,司务长被杀害。“司务长始终坚贞不屈,未吐露关于红军的任何信息。”赵福乾说。

      上世纪60年代,原綦江县石壕区羊叉乡****在司务长牺牲地修建了红军烈士墓。1981年,其遗骸被迁葬于石壕红军烈士墓。

      “父亲被这位司务长的事迹所激励,选择参军,曾参加过抗美援朝。”赵福乾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司务长和父亲都是我的榜样,我要一直把司务长的故事讲下去。”

      红军洞诉说军民鱼水情

      “爷爷在世时,每到清明节,总会来红军洞,祭奠他曾悉心照料过的红军战士。”7月15日中午,站在位于石壕镇梨园村十社漆树坪的红军洞一侧,村民李克春感怀地说。

      李克春的爷爷叫李树清。綦江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平向媒体记者讲述了李树清悉心照顾红军伤员的故事。

      1935年1月21日,红一军团一师卫生队在李树清家宿营。次日,卫生队撤走时,留下4名江西籍红军重伤员,委托李树清帮助护理养伤。

      《红色石壕》一****载了这样一个细节:在留下负伤的红军后,家里人提醒李树清:保长说过,藏匿红军要杀全家。但是这个汉子说:“红军是好人,伤员走不动,不能不管啊!我们这里僻静,常年没有人来,以后把红军藏到岩洞里去。”于是,李树清便将伤员转移到屋后山脚下的油岗咀岩洞隐蔽。

      李树清一家人轮流为红军送饭,并找来草药敷治伤口。同年2至3月,其中两名红军战士因伤势过重牺牲。李树清和农民唐明兴将其遗体掩埋于洞外(后被迁葬在石壕红军烈士墓);一名伤好后于4月离开;一名伤好后在李树清家帮忙干活,两年后被国民党军队拉兵抓走,从此杳无音讯。为了纪念牺牲的红军战士,当地百姓把“油岗咀岩洞”改名为“红军洞”。

      “红军洞长2.5米、宽3.1米、高3.7米,这个极为狭窄的洞穴,见证了感人至深的军民鱼水情。”陈平说。

      “红色资源能让石壕变得更加美好”

      “虽然在石壕工作,但这段4.5公里长的长征路我还是第一次走。”石壕镇****工作人员李春龙在和媒体记者走完长征路、到达红军桥后说。

      这条羊肠小道是红军曾走过的路。4.5公里的路,媒体记者走了近两个小时,可见其陡峭程度。

      “石壕镇正准备打造‘红军小镇’,对石壕的红一军团指挥部、红军桥、红军洞等遗址集中布局,吸引游客前来瞻仰红军事迹。”走在长征路上,石壕镇镇长杨文武对重庆日报记者说。他透露,该镇还计划打造重庆红军长征纪念馆,集中展示红军在渝的图文资料和藏品。

      “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忠于信仰,这些红军精神应该代代相传。”当被问到为何要打造“红军小镇”时,杨文武表示,“在深入挖掘红军史料、修缮红军相关遗址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以此提振石壕经济。”

      其实,石壕镇已经尝到了旅游的甜头。据介绍,该镇花坝高山避暑休闲产业的发展劲头十足。杨文武称,花坝一带在2014年发展旅游业之前,年人均收入仅有4000元左右。而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到了1.3万元。“红色资源能让石壕变得更加美好,我对‘红军小镇’充满信心。”他说。

      媒体视角》》

      央媒记者再走长征路感触多——

      “红色基因已经渗透到綦江这座城市的血脉深处”

      “我们移动直播报道团队一路走来,看到了今天綦江崭新的面貌。今天的綦江,山川秀丽,宁静、祥和,乡村公路四通八达……”7月15日上午,****电视台在綦江区石壕红军烈士墓,进行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重庆站启动仪式的直播报道,央视记者海霞带领观众重温****红军的綦江足迹,以及綦江传承红军精神的故事,获得广泛关注。

      重庆日报记者获悉,截至当日下午7时,央视微博上的直播视频点击量已超过38万,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说到綦江,它是川南军事交通要地,自古就有‘天下无事则已,有事黔蜀必变,黔蜀变则綦江必先被兵’之说。”海霞在直播中对观众说,“很多人知道遵义会议,但您知道吗,綦江是保障遵义会议能够顺利进行的最前哨。”这令观众对****红军的綦江足迹十分感兴趣。

      海霞还感叹道:“80多年来,这里的乡亲并没有忘记曾经在这里献出生命的红军战士,他们壮烈牺牲、坚贞不屈的故事一直被后人所铭记。”

      直播中海霞讲述的一个细节令人动容:1991年,綦江集资45.8万余元,对石壕红军烈士墓进行了重新整修和扩建。这其中,有不少老百姓的慷慨解囊。“陈列室的匾额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日晒,已经变得有些凹凸不平,甚至有些简陋。但即便如此,这里的房子、这里的草木、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代表着当地百姓对于红军的一片深情厚谊。”海霞动情地说。

      在启动仪式之后,80名央媒记者还到綦江红军洞、红军桥实地采访,深入挖掘长征故事。在来到红军桥之前,央媒记者还实地重走当年的长征路,2个小时在羊肠小道徒步4.5公里的经历,令不少央媒记者感触颇深。

      “这是我第一次采访红军故事,也是第一次再走长征路,这样的经历太难忘了!”****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张娅是个身材娇小的“90后”,在险峻的路途中一直坚持手持设备采访。她对重庆日报记者说:“我们今天走过的4.5公里,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是微不足道的一段,何况我们还穿着舒适的休闲鞋,我对红军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新华社记者薛笔犁被红军洞“军民鱼水情”的故事所感动。她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采访中,当我听到村民李树清冒着危险照料红军伤员的故事和如今綦江对红军精神的传承后,感受到红色基因已经渗透到这座城市的血脉深处,根植于市民心中。”

      小知识》》

      ****红军缘何到綦江

      扼守关隘牵制敌军,保障遵义会议召开

      ****红军长征两万五千余里,纵横10多个省市,而转战重庆綦江,是长征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节点。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占黔北重镇遵义城,****决定在此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为了严防川军进犯,保证遵义会议顺利召开,红一军团红一师攻克娄山关,于1月10日攻占了桐梓县城。随即,红一军****先头部队继续向贵州新站、松坎和綦江方向推进。1月15日,红一军团一师二团进驻素称军事要地的綦江羊角,扼守尧龙山下川黔交界的酒店垭关隘,监视驻扎在川黔边境九盘子一带的川军和贵州盐防军。

      1月21日,红一军团直属队和第一、第二师8000多人,从松坎出发,经箭头垭和黑镜塘,于当天下午到达石壕。1月22日凌晨,部队开拔,经梨园坝向贵州温水、良村、东隍等地进军赤水。

      ****红军在綦江期间,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得群众拥戴和赞扬。石壕至今流传着一首歌谣:“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

      綦江是****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为****红军实现伟大转折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持,是三大主力红军在重庆活动的重要节点。****红军长征过綦江,保卫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綦江是保卫遵义会议的前哨和重要屏障;****红军长征过綦江,为四渡赤水制造了重要战机,綦江是四渡赤水的战略节点,在此奏响了四渡赤水的序曲。

      (綦江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两江新区加快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

    聚焦4大领域 永川向全球发出合作“

    重庆南川:一句承诺 半世纪坚守 三

    解码江北“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记者手记:乡村产业振兴,巫山脆李为

    重庆永川:抢抓晴好天气 晾晒粮食作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两江新区加快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

    聚焦4大领域 永川向全球发出合作“

    重庆南川:一句承诺 半世纪坚守 三

    解码江北“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记者手记:乡村产业振兴,巫山脆李为

    重庆永川:抢抓晴好天气 晾晒粮食作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ZKE|发财发财发财,平安幸福!

    深圳重庆人|菩萨保佑我早日在深圳全款买

    柏塆人|寻找小学同学刘春兰,万州区

    不孝子|妈妈我想好您,您在那边还好

    李宇|祝愿我身体没有疾病,舒舒服

    李宇|祝愿我尿频疾病痊愈,舒舒服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的身体。

    甲乙|重庆更美好

    创金|创金MBR膜超滤膜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身体,尿频疾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