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奉节贫困村20余户贫困户主动申请摘掉“贫困帽”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19-2-26 10:09:09  [发表评论]

        2月20日,在奉节县太和乡太和村海拔1200多米的高山上,积雪渐渐融化。种烟大户陈仁祥开始忙碌,一大早,他就推着微耕机到烟田翻耕坡地,为早春烟苗定植做准备。

        陈仁祥是土生土长的太和村人,一年以前,他还是村里的贫困户。

        “陈支书,今年我种植烤烟挣了10万元,已不算贫困户了,请批准我们一家退出贫困户队伍。”去年的今天,陈仁祥将一封《自愿脱贫申请书》交到了村支书陈明晓手中,成为村里主动申请脱贫的村民之一。

        传统烤烟种植效益低

        太和村位于奉节西南边陲,地处渝鄂交界处。2015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全村413户村民中,有贫困户62户,被精准识别为市级贫困村。

        对陈仁祥而言,烤烟种植并不是件新鲜事。太和村山多地少,比起粮食作物来,更适合种植耐寒、易存活的经济作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当地村民已开始种植烤烟。烟叶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去,从育苗到耕地、从植保到烘烤全靠人力。陈仁祥的妻子常年患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他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要种植烤烟,他就得雇佣劳力,折算下来,平均每亩烟田一年用工在40个左右,对他而言,这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陈仁祥还记得,有几年他种植烤烟,不但没挣到钱,还欠下不少外债。

        事实上,在太和村,许多像陈仁祥一样的贫困户都有着相同的困惑。种烤烟挣不到钱,年轻人更愿外出务工,留守的妇女、老人种点土豆、玉米,自己食用,无法形成产业。

        新模式破解种植难题

        如何推进烟叶生产中的专业化分工,把烟农从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环节解放出来,不断降低烟农投工投劳,实现烟农增产增效是太和村思考的问题。

        2015年,该村制定了“烟叶扶贫”帮扶计划。“针对传统烟叶生产零星分散、效益不高的特点,我们首先依托脱贫攻坚政策,积极调整植烟计划。”村支书陈明晓告诉记者。这一年,他们在原有505亩植烟面积基础上,为村里新增了650亩种植计划,形成了规模化种植。全村32户烟农中,有9户是贫困户,陈仁祥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还是种烤烟,但种法却与过去大不相同。

        陈仁祥加入了烤烟专业合作社,可向合作社租借微耕机、起隆机、植保机等农机。以翻耕坡地为例,传统烤烟种植全靠老黄牛犁地,老黄牛一天最多犁1亩地,微耕机的效率则是它的5倍。与此同时,合作社还成立了专业服务队。在育苗、分级等无法使用农机操作的环节,陈仁祥则聘请服务队工人上门帮忙。专业服务队队员由烟站统一培训后持证上岗,与过去“自种自收”的传统烟叶生产模式相比,这些以“团队作业”为特征的专业服务队把劳动强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烟叶生产环节统一起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陈仁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加入合作社后,他平均每亩烟地减少了2.5个劳动力,按照每个工人每天70元的雇工价格计算,除去农闲时节,他一年能节约5万余元雇工费用。新的种烟模式使他看到了希望,这几年,他不断扩大烤烟种植面积,到2017年底,他已种植了80亩烤烟,实现“当年种植、当年脱贫”。

        规模种植激发村民脱贫动力

        陈仁祥并不是太和村唯一一个主动申请脱贫的村民。

        “依靠烤烟产业,我一年收入7万余元,已远远超出了贫困线,特申请退出贫困户。”

        “我种了3亩烤烟,闲暇时还在合作社打工,一年纯收入就有2万余元,申请退出贫困户。”

        ……

        在太和村村委会,村支书陈明晓翻出一个牛皮文件袋,里面装着这几年贫困户陆续提交的《自愿脱贫申请书》,记者粗略数了数,共有20多份。

        李美蓉也是其中之一。她父母常年卧病在床,两个女儿正在读书,为了补贴家用,丈夫只能外出务工。可外地生活成本高,丈夫辛苦一年攒下的积蓄只能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基本生活。2016年,听说村里烤烟种植发展如火如荼,他毅然辞掉沿海的工作,返乡和妻子一起种植烤烟。这一年,李美蓉夫妻俩一共卖了12000斤干烟叶,每斤的收购价为14元,除去人工成本,年纯利润便有10万块。李美蓉主动递交了脱贫申请书。

        截至2018年底,太和村共发展烤烟种植1260亩,帮助贫困户户均年增收7万元左右。随着烤烟种植的深入推进,太和村的道路、沟渠、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进一步激发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今年春节,刚刚递交了《自愿脱贫申请书》的何诗柏过得格外开心,因为除了销售烤烟,他养殖的三头大肥猪也卖了近万元。过去,从村到场镇只有一条不足1米宽的土路,连摩托车也通行困难。“卖头猪还得花钱找人帮忙,好不容易肩挑背扛把猪儿搬到场镇,可除去人力成本,根本挣不到几个钱。”何诗柏回忆道。这几年,太和村先后拓宽、硬化公路11公里,并配套修建了产业路,何诗柏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如今,农用三轮车可以开到田间院坝,卖猪不靠人力,收入就增加了。”何诗柏高兴地说。

        据了解,下一步,该村还将利用当地独特的高山气候及原生态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记者 左黎韵)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两江新区加快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

    聚焦4大领域 永川向全球发出合作“

    重庆南川:一句承诺 半世纪坚守 三

    解码江北“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记者手记:乡村产业振兴,巫山脆李为

    重庆永川:抢抓晴好天气 晾晒粮食作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两江新区加快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

    聚焦4大领域 永川向全球发出合作“

    重庆南川:一句承诺 半世纪坚守 三

    解码江北“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记者手记:乡村产业振兴,巫山脆李为

    重庆永川:抢抓晴好天气 晾晒粮食作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ZKE|发财发财发财,平安幸福!

    深圳重庆人|菩萨保佑我早日在深圳全款买

    柏塆人|寻找小学同学刘春兰,万州区

    不孝子|妈妈我想好您,您在那边还好

    李宇|祝愿我身体没有疾病,舒舒服

    李宇|祝愿我尿频疾病痊愈,舒舒服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的身体。

    甲乙|重庆更美好

    创金|创金MBR膜超滤膜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身体,尿频疾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