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李后强近期提出了“蝴蝶模式”,阐述了“西四角”经济区构想。 李后强介绍说,成都、重庆、西安、昆明构成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四边形,以这两个四边形为基础,每个边向外扩展,各自构成一个新的四边形,从而在地图上形成蝴蝶的两对翅膀。比如以西安、成都为轴,构成一个四边形,包括西安、成都、兰州、银川;以成都、昆明为轴,构成一个四边形,包括成都、昆明、拉萨、西宁;以昆明、重庆为轴,构成一个四边形,包括昆明、重庆、东盟发展区、南宁;以西安、重庆为轴,构成一个四边形,包括西安、重庆、长沙、武汉。 “西四角”经济区已基本具有资源要素、文化要素、交通要素、市场要素、产业要素,具备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极的基本条件。 李后强认为,在“西四角”经济区的构想中,成渝经济区将是核心。过去,成渝两地的发展存在着“拔河效应”,从而使成渝之间产生了“塌陷效应”;在新时期,应将“拔河效应”变为“相扑效应”,使“塌陷效应”变为“尖凸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赢。 四川近日高调宣布了成渝经济区的建设规划进展。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李后强昨日向本报表示,此举将积极推动成渝经济区建设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使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媒体均大篇幅地对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进行了报道。据悉,四川省政协成渝经济区建设调研组近日还将出台《关于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的调研报告》。此外,四川省****、省******也将就成渝经济区规划进行专题评议。 李后强告诉记者,四川省****在近期高调推进成渝经济区规划建设,原因就在于这是成渝两地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首先是重庆和成都成为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李后强说,目前在国家层面上,“成渝经济区”也被频繁提及,这说明成渝经济区正在作为经济增长极被国家纳入战略考虑。 有媒体也认为,在错过了纳入“十一五”规划这个机遇之后,川渝两地目前正合力促使成渝经济区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使其成为全国第四增长极。 “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后,内需,尤其是农村内需的积极作用不断被强化,目前国内老牌的经济增长极(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以及最近提出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作用,在经济界的评价都很高,而成渝经济区的作用还有待加强。”李后强说,事实上,成都和重庆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已日益显现,今年是西部大开发十周年,西部建设需要新的载体和切入点,“成渝两地政、商、学界都在为成渝经济区的未来出谋划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