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黄庭坚“四海一家皆弟兄”名句诞生于重庆彭水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17-8-10 11:38:14  [发表评论]

      黄庭坚雕像。 记者 刘蓟奕 摄

      绿阴轩。

      竹枝词

      ——(宋)黄庭坚

      浮云一百八盘萦, 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门关外莫言远, 四海一家皆弟兄。

      纵观中国文学史,那些被贬谪流放的文人骚客,常常在无意间成为传播当地文化的使者。彭水的文化使者,便是黄庭坚。

      黄庭坚,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号山谷道人。其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曾担任过校书郎、国史馆编修等职。宋绍圣初年(1094年),黄庭坚遭政敌弹劾,被贬为涪州别驾,遣置于黔州(今彭水)。

      谪居三年,视彭水人如弟兄    

      “黄庭坚一生官路跌宕起伏,但谪居黔州期间,在给友人的书信中,他曾写下‘余久居此桃源胜景,释然偏安世外’的怡然诗句。”彭水文化学者蔡盛炽说。

      世人眼中惆怅困苦的谪居生活,黄庭坚为何甘之如饴?

      据《彭水县志》记载,当年黄庭坚初到彭水,寓居在开元寺怡思堂,被贬之后俸禄极少,生活一度陷入困苦。见此,开元寺主持圣与和尚给了他两块空地,还帮助他向农户募得两个园圃,开园种菜,让他得以自给自足。

      对于此,黄庭坚感怀在心。于是,他在《竹枝词》中写下了“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的千古名句,表现自己与彭水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据介绍,谪居三年,黄庭坚写下了《木兰花令》《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等40余首诗词名篇,涉及当时黔州的****经济、文化教育、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生态环境、宗教文化等内容。

      他在《谪居黔南十首》中描写当地居民用育秧栽插法种水稻,展现出当时黔州的农业生产场景:“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泥秧水畦稻,灰种畬田粟。”

      他对当时彭水的物产颇为熟知,对茶叶尤为喜爱,曾写下《阮郎归》:“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胯斗圆方,研膏入焙香……”诗中不仅写了茶叶的采摘、制法,还写了茶叶的包装和销售情况。

      “黄庭坚把他对彭水的深厚感情全写进诗作中,不仅为我们留下珍贵的史料,也让当时偏安一隅的黔州逐步走向外界、走入世人的视野。”蔡盛炽说,在他之后,黔州声名鹊起,吸引了宋代阳枋、元代向舞凤、清代陶文彬等众多文人墨客到此,并留下不朽诗歌。

      开堂讲学,彭水教育的启蒙者   

      “黄庭坚可以说是彭水地方文化、教育的启蒙者和播种人。他曾在此开堂讲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彭水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文联副****宋鸿浩说,唐宋时期,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彭水的文化教育相对滞后。

      但黄庭坚深爱这一方土地,决心改变彭水落后的文化教育状况。

      《彭水县志》中记载,黄庭坚到彭水的第一年,他居住在位于如今彭水县城的开元寺内,为了方便讲学,他在当地设立了万卷堂并开始授课,将当时北宋首府绍庆府的主流文化带到了这里,还引进了大量诗书经文。

      “黄庭坚是个耐心之人,对于文化教育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宋鸿浩告诉记者,黄庭坚在书信《答李林书》中曾记叙,有门生拿着书本到他家门口来求教,虽然当时语言尚且不通,交流有些困难,但他仍然不厌其烦地为门生讲解。

      时至明清,万卷堂改名丹泉书院,师生们一直秉承着黄庭坚的遗风,治学严谨,人才辈出,丹泉书院成为当时彭水的三大书院之一。

      “黄庭坚离开60年后,黔州出了第一个进士,南宋时期又先后有4人中进士。”宋鸿浩说,从清同治八年(1869年)起的32年间,从黔州走出的学子中,京考恩科第一名1人,二甲进士2人,省考中举4人,州考秀才23人,补为廪生16人。

      “遗憾的是,与黄庭坚有关的开元寺、万卷堂等遗迹,如今大都不复存在了。”蔡盛炽说,这些建筑大都于晚清时期被毁,仅存其址。不过,目前县委县****正在对其中一部分进行原址重建。

      绝壁之上开小轩,轩内写下《竹枝词》

      在彭水县城,如果寻人问起“绿阴轩”在何处?恐怕无人不知。

      绿阴轩位于今乌江南渡沱东岸,彭水县城鼓楼街中段乌江桥一侧的峭壁之上,几株干枝遒劲的古榕树掩映其上。

      记者近日在绿阴轩看到,此轩亭阁玲珑、雕花门棣,门楣上悬挂着一方“绿阴轩”匾额。

      绿阴轩缘何而来?据《彭水县志》载,黄庭坚谪居时,彭水人已经在此建造了一座小轩,但尚未命名,当地官员请他赐名。

      碰巧在那个炎炎夏季,悬崖边的榕树子满枝头,黄庭坚的夫人又携带儿子前往黔州,一家团聚,他心情甚佳,当即取用杜牧《叹花》诗篇里“狂风吹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的“绿阴”二字,为此轩题名为“绿阴轩”,同时泼墨挥洒于轩楣,并在岩壁之上刻下“绿阴轩·山谷书”六字。从此,一个以文会友的亭阁诞生了,并保存至今。

      据考证,此六字刻写时间在1095至1098年期间。也就是说,绿阴轩建成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相传,黄庭坚常与文人雅士游歇于此,凭栏而坐,或谈诗论文,或缀章联句。”宋鸿浩介绍,正是在这样依山傍水、绿树成荫、人来人往的融融情景中,黄庭坚作出那首名扬天下的《竹枝词》:“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他将绿阴轩里吟诗作赋、把酒言欢的场景生动地展示在了世人的眼前。

      900多年间,绿阴轩历经多次拆毁并重建,成为后人凭吊黄庭坚之地。

      如今,绿阴轩仍在,一旁被当地居民称为绿阴轩“镇宝树”的古榕树也仍在。风起时分,树叶窸窣作响,似在对世人倾诉黄庭坚的衷肠。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当武器装备敌我悬殊 如何以弱胜强?

    硝烟中的情书:以青春许国,以深情许

    立足人大职能找准切入点 奋力推动全

    重庆大轰炸彩色图像高清修复首度发布

    重庆原创《归来红菱艳》传递不屈精神

    沉睡数百年 老关口遗址重见天日

    重庆恐龙家族再添巨星 长达25米!

    重庆市表彰50个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当武器装备敌我悬殊 如何以弱胜强?

    硝烟中的情书:以青春许国,以深情许

    立足人大职能找准切入点 奋力推动全

    重庆大轰炸彩色图像高清修复首度发布

    重庆原创《归来红菱艳》传递不屈精神

    沉睡数百年 老关口遗址重见天日

    重庆恐龙家族再添巨星 长达25米!

    重庆市表彰50个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ZKE|发财发财发财,平安幸福!

    深圳重庆人|菩萨保佑我早日在深圳全款买

    柏塆人|寻找小学同学刘春兰,万州区

    不孝子|妈妈我想好您,您在那边还好

    李宇|祝愿我身体没有疾病,舒舒服

    李宇|祝愿我尿频疾病痊愈,舒舒服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的身体。

    甲乙|重庆更美好

    创金|创金MBR膜超滤膜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身体,尿频疾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