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5月27日电(王龙博)“如果以手机类比,VR产业目前大约处于智能机的初级阶段。”小米VR生态链摩象科技CEO李树欣26日在重庆表示,其中,通用平台缺乏正在成为限制VR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当日,GCC全球创想家重庆峰会在当地的海王星创意岛举行。李树欣在峰会上表示,目前VR领域产品很多,但因缺乏通用平台而相对分散,“业内普遍认为,VR产业可望用五年左右时间进入成熟期。”
作为在虚拟现实产业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专业平台,GCC全球创想家峰会影响范围覆盖国内外10大城市,拥有600余家AR/VR内容创作团队资源,辐射50000多名潜在行业相关人员。
作为西南地区的唯一专场,GCC全球创想家重庆峰会吸引了微软、索尼、Google等十多家企业参与,与会业内人士共同聚焦并探讨了“沉浸式计算平台展望及行业预测”、 “VR行业如何推动游戏产业”、 “谷歌VR/AR战略分享”、 “内容制作新标杆”等10余个主题,并就沉浸计算研究在满足产业需求,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话题进行了讨论。
UCCVR公司创始人符国新认为,在智能手机等产品之后,业界正在探索什么是下一代屏幕。“所谓VR、AR、MR,或者沉浸式计算平台,实质就是把屏幕从2D真正变成3D的,把周边场景都变成屏幕。”
“VR的第一阶段是戴上设备,体验类似在电影院的3D感觉。但人们并不愿意被关在一个空间去体验,而是希望即便走在路上也能看到互联网信息,这就导向AR和MR技术。”符国新称,这是技术迭代的过程,也是不同场景的需求。
“VR产业发展需要屏幕、大数据、云计算、内容制作等多环节共同发力。”李树欣说,近年来,重庆在屏幕、云计算等方面发展迅速,“相信都可以都找到结合点。”
作为峰会的举办地,两江新区海王星创意岛也将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作为目标。据重庆高科集团相关人士表示,海王星创意岛将通过引入VR、AR、MR等前沿产业,重点孵化和培育一批以内容制作、软件开发、设计、体验互动等为内容的文化科技类企业,促进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打造文化产业新地标。“目前,基地已有三原色、玩艺互动、享弘影视等有近10家文化科技类企业入驻,具备一定的产业聚集基础。”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峰会的召开,将进一步关注全新的沉浸计算体验平台在产业中的实际应用,关注产业未来趋势和动向,助力重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