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重庆女子在香港开私房川菜馆 吸引了周星驰马云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16-10-10 11:09:29  [发表评论]

    重庆女子在香港开私房川菜馆 吸引了周星驰马云

    陈登群

      初次见到陈登群,是在她位于香港市中心的湾仔骆克道大厦10楼的“四姐川菜”私房菜馆。这是一个到香港打拼的重庆妹,她开的私房川菜馆在香港获奖无数,更是引得周星驰、马云成为她的座上宾。就是这样一个热情洋溢的重庆妹,食客们都亲切地叫她“四姐”。

      赌气离开重庆到香港辛苦打拼

      1964年,陈登群出生于重庆大足,家中有8个兄弟姐妹。因为排行老四,大家都喜欢叫她“四姐”。

      家庭条件较好的陈登群从小就很有经济头脑。1978年,刚初中毕业的她拿着父母给的600元启动资金,准备到主城做生意。

      怀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每天天不亮,陈登群就到朝天门市场去批发塑料凉鞋等货品回大足卖,短短五年时间她就挣了2万多元。后来,家里人觉得女孩子不该四处奔波,应当找个体面的工作,然后再嫁人。1983年,她进入大足烟草公司,成为一名文员,“烟草公司的工作比较轻松,每天就是坐在办公室里,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四处奔走贩卖货物。”后来因个人感情问题,她赌气离开重庆到香港投靠姐姐。

      刚到香港时,陈登群只有22岁,由于没有文凭,只能到餐厅打工。“刚来的时候,想当服务员都没有人要,因为不会讲广东话。”她说,连当地方言都听不懂,能做什么?为了生存,她只能到餐馆洗碗。回忆起那段日子,陈登群感叹其中的艰辛真是说都说不完。“不是没有想过放弃,但是一想到我从千里之外的重庆来到香港,就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抱着这样的信念,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那些年,陈登群做过很多工作,搞过进出口贸易,也去台湾老板开的公司里打过工,还在****的福利机构工作过。一直到她结婚生下女儿,才专门在家带女儿。

      麻辣重庆味道在香港一炮而红

      1997年,陈登群的一个朋友打算把开在湾仔的店铺转手。那时候还没有人在香港开重庆小面馆,她也不知道重庆小面的独特味道香港人能不能适应。尽管前景不明,但她仍打算试一试。“那时候,家里人都不同意,因为我平时在家连厨房都很少进,却想要自己开面馆。”

      为了呈现地道重庆味,店里的花椒、海椒等作料,都是从家乡重庆运过去的。这些作料都是家人帮忙到大足的农村去收,然后托运到深圳,一次一两百斤,都是陈登群自己用小推车一车一车地拉回香港。在这家面店里,陈登群既是老板也是小工,不管是炒料、煮面,还是招呼客人、收钱,都是她一个人在干活。渐渐地,她的重庆小面馆在香港小有名气,还吸引了周星驰、任达华等明星慕名前来品尝。

      2002年,陈登群在香港市中心的湾仔骆克道租下了一个店铺,主打重庆味道,除了重庆小面,还有重庆家常菜,这家菜馆的名字就叫“四姐川菜”。在她看来,只要从重庆引入地道川菜,把内容和质量保证了,不愁没有回头客。重庆凉面、酸菜鱼、回锅肉……这些菜品赢得众多不怎么吃辣的香港人的喜爱。

      香港有很多这样的私房菜馆,完全靠口耳相传,卖的是口碑,也是人气。“我现在完全不担心客源,店里的每一道菜的配方都来自重庆,厨师都是我回重庆请的。”陈登群说,地道重庆味是“四姐川菜”能取得如今成就的精髓。

      “你们来之前,马云刚在我这里吃了午饭,早来一步你们就能见到了。”陈登群笑着说,别看“四姐川菜”店面不大,但是到店里吃饭的客人可谓卧虎藏龙。除了香港本地人,还有不少老外。这些完全没有交集的客人,唯一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四姐川菜”的拥趸。

      希望让更多人尝到地道重庆味

      如今,“四姐川菜”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想要到陈登群的川菜馆吃饭,还得提前半个月订位。有客人曾建议陈登群加价来调整客源,或者多开几家分店,但都被她拒绝了。“钱是永远赚不完的,我现在开店除了是为了生活,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我早已和我的客人变成了朋友。”

      “每次在香港我一说自己是重庆人,别人总是会竖起大拇指。”陈登群说,在外近30年,她对故乡的牵念也越来越浓。父母在世时,陈登群每年会回重庆几次,除了看望老人,还要到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看看。

      儿子仔仔尽管是在香港出生的,却会说一口地道的重庆话,性格里也有一股重庆人的豪爽劲儿。“不管我人在哪,我永远都忘不了自己是一个重庆人。”陈登群说。

      “起初香港是我最不喜欢来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我最不舍得离开的地方。”陈登群说,离开重庆来到香港,她经历了人生中最辛苦的岁月,但也是在那段时间结识了很多的朋友,有了很美好的回忆。“我没有别的大目标,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品尝到真正的重庆味。”

      本报记者 郑亚岚

      ■人物

      陈登群,1964年出生在重庆大足。1986年到香港打拼,1997年开了自己的面馆,2002年开始转型做私房菜馆。如今,她的私房川菜馆在香港获奖无数,深受食客的喜爱。

      ■声音

      “不管我人在哪,我永远都忘不了自己是一个重庆人。”

      ■对话

      重庆晨报:一路走来,你遇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

      陈登群:其实,我这一路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我想这得益于我们重庆人的性格,任何事情都看得开、豁达,所以再大再难的事情我们都可以挺过来。

      重庆晨报:重庆有哪些让你最难忘的记忆?

      陈登群:我最怀念的是我以前工作生活的地方,八一路和国泰中心附近,那里有我最美好的记忆,以至于那里现在变样了,我回去都不愿再经过,不想破坏在那里最美好的回忆。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小红薯做成大产业 重庆武隆做亮“中

    出栏量供不应求 产业亟待融合升级

    轻食狂潮下的野蛮生长:重庆如何抢抓

    重庆市成功绘制茎瘤芥(榨菜)全基因

    从地方小吃到走上全国餐桌——重庆丰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重庆率先运用

    永川:早熟梨抢“鲜”上市

    重庆: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延长外卖员

    小红薯做成大产业 重庆武隆做亮“中

    出栏量供不应求 产业亟待融合升级

    轻食狂潮下的野蛮生长:重庆如何抢抓

    重庆市成功绘制茎瘤芥(榨菜)全基因

    从地方小吃到走上全国餐桌——重庆丰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重庆率先运用

    永川:早熟梨抢“鲜”上市

    重庆: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延长外卖员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ZKE|发财发财发财,平安幸福!

    深圳重庆人|菩萨保佑我早日在深圳全款买

    柏塆人|寻找小学同学刘春兰,万州区

    不孝子|妈妈我想好您,您在那边还好

    李宇|祝愿我身体没有疾病,舒舒服

    李宇|祝愿我尿频疾病痊愈,舒舒服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的身体。

    甲乙|重庆更美好

    创金|创金MBR膜超滤膜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身体,尿频疾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