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韩国国会批准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下称FTA)生效,这标志着中韩FTA韩方批准程序基本结束,接下来便是行政程序的办理和中韩双方一系列实质性的谈判,中韩贸易新时代的大门即将开启。
日前,重庆社科院“一带一路”投资与贸易研究实验室发布了由他们独创的中韩贸易关系指数以及相关报告,详细解读了在当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韩FTA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中韩FTA的含金量很高
2010年以来,亚太地区逐渐成为各方利益争夺的焦点,美国主导的以TPP(跨太平洋关系协议)对原有东亚一体化模式带来冲击。
根据重庆社科院的报告,2014年,TPP12个国家GDP总量为271065亿美元,占全球的35.04%;货物出口总值45042美元,占全球的26.59%。中国作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TPP对中国的进出口会带来实质性影响。
鉴于此,中国打出了一张应对TPP的牌,这就是中韩FTA。
这不是中国第一次跟周边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分别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秘鲁、新加坡直接达成FTA,为什么国内对中韩FTA格外重视?
可以说,中韩FTA是迄今为止含金量最高的自贸协定。
重庆社科院“一带一路”投资与贸易研究实验室首席专家李敬指出,澳大利亚等五个国家的经济体量小,GDP综合只占全球的1.81%。而韩国不仅经济体量大,与中国地缘关系近,而且是中国目前的第一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见图一、图二)。不仅如此,韩国还是唯一一个同时与美国、欧盟和中国签订FTA的国家。
另外,中韩FTA的具体内容除了竞争政策、****采购等常规动作外,还涉及到电子商务、环境以及地方合作,这都是过去没有的大动作。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
图一、中国进口市场前十位
图二、中国出口市场前十位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重庆社科院)
解读中韩贸易关系指数:合作大于竞争
重庆社科院本次发布的中韩贸易关系指数包含两个指数:中韩贸易竞争指数(Coefficient of Specialization,简称CS)和中韩贸易互补指数(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简称TCI),这两个指数采集的数据来自于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UNCTAD),涉及到全球国际贸易所有商品名录共99类5299种。
其中,CS指数解析的是两国在出口结构中的相似之处,相似度越高,竞争越激烈,该指数最大为1(理论上),目前采集到的国家之间CS指数实际最高为0.7左右,而TCI指数指的是一国的出口与另一国的进口之间的相似度,相似度越高,该两国的贸易互补性也就越高。
从下图三中可以看出,韩国与中国的TCI指数为0.41,高于韩国与所有欧盟国家的TCI指数,而CS指数为0.40,排在第五位。相对于TPP12国,韩国与中国的TCI指数排在第三位,CS指数排第四位。这说明中韩贸易关系是合作大于竞争的。这也是为什么韩国总统朴槿惠雷厉风行,一力促进国会批准中韩FTA。
图三、2014年中国、韩国与欧盟16国贸易关系
不过,由于FTA正式生效尚需时日,关税壁垒更是分阶段逐步取消,所以短期来讲,对于中韩进出口存在的逆差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中韩FTA有利于中国供给侧改革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从凯恩斯主义转向供给经济学,“供给侧改革”成为一个高频词汇,李敬认为,中韩FTA也是暗合供给侧改革思路的。
从下图四和图五中可以看出,中国与韩国之间出口排名前十位的产品与进口排名前十位的产品有六个是相同的,这说明两个国家之间基于规模经济的行业内贸易占据了统治地位。
图四、中国向韩国进口商品前十位
图五、中国向韩国出口商品前十位
李敬进一步详细解读道,第一、中韩之间存在着产业的转移效应,目前,中国企业在产业链的低端,韩国企业在产业链高端,但是韩国对中国的投资远远大于中国对韩国的投资,很多韩国企业在华投资,如韩国现代就与重庆市****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这就是产业转移的表现。第二、由于产品的特色化与差异化,推动了中韩价格和质量有所区别的垂直产业贸易比重的增加。因此,在中韩FTA生效之后,韩国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必然会给中国的企业带来冲击,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引进,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这一点与供给侧改革思路是吻合的。
重庆在中韩FTA中的挑战与机遇
重庆的挑战
从下图六中可以看到,截至2014年,韩国是重庆第一大进口国,占重庆进口总额的19.91%。
图六、2014年重庆进口市场前15位
重庆的两大主导产业,第一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及摩托车,第二是信息技术产业(笔记本电脑为主),这两大产业中,中韩分别处于产业链的不同端,FTA的生效也将会带来更多的技术合作与产业竞争,促使重庆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此外,中韩FTA对于重庆的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十大战略新兴产业也是非常有利的。
重庆的机遇
重庆对韩国的出口只排到第12位,进出口相差悬殊,贸易逆差额达334亿人民币,这表明重庆对韩国的出口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图七、2014年重庆出口市场前15位
重庆的战略优势在于区位,重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腹地,已打通“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现为国家一类临时对外开放铁路口岸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更是长江上游规划建设的最大铁公水联运枢纽港。重庆和韩国,一个是中国内陆开放的高地,一个是拥有连接美、中、欧盟的“FTA高速公路”的唯一国家,双方在未来将会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注:重庆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投资与贸易研究实验室长期从事“一带一路”相关战略研究,将每年定期发布“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贸易竞争指数、贸易互补指数、进出口结构指数、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目录、贸易与投资数据地图、贸易与投资发展报告。
通过对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相关指标的分析,可以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合作的前景和重点产业,另一方面可为中国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华龙网记者 佘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