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确定并公布了首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目录。其中,包括了厦门、济南、武汉、南宁、重庆等16个城市。4月22日,市财政局发布消息,根据悦来新城海绵城市试点计划,项目总投资约60.99亿元,每年****财政将给予4亿元支持,连续支持3年,分三期建成。 “悦来新城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将启用PPP融资模式,解决筹资问题。”市财政局介绍,目前,两江新区已与国开行、西南证券等金融机构,重庆大学、重庆市市政设计院等专业智库,水务投资集团等行业龙头一起,探索和实践海绵城市建设与PPP模式结合路径,就悦来新城生态城、智能城、会展城等多城共建特点,提出了多城建设融合的海绵城市PPP建设模式。
整个海绵城市将分三期实施:
2015年至2016年为第一期,重点:嘉陵江沿岸生态整治、南部生态城LID(低影响利用)开发建设、城市生态公园、嘉陵江生态公园以及新建悦来污水处理厂等。
2016年至2017年为第二期,重点:中部会展城LID开发建设、中部会展城社区公园以及张家溪沿岸生态整治等项目。
2017年至2018年为第三期,重点:开展北部智能城LID开发建设、森林公园LID设施建设以及后河沿岸生态整治等项目。
海绵城市
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进而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城市创新建设模式。
记者 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