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吴邦国参加陕西代表团审议时,谈话间提到“西部就讲三个地方,重庆、西安和成都,有人提出三个城市构成城市圈,形成一个脊梁”。 一语带过的“重庆、西安和成都‘城市圈’”的话题,现场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其中包含的深刻内涵。就在次日,具体阐释了这句话内容的新名词“西三角经济圈”见诸各大报端。陕西、重庆和四川三方高层领导也继而开始了关于这一思路的接触——西北牵手西南,“三角战略”开始正式酝酿,设计者们将会展示怎样的三地“结盟”蓝图呢? “三城记” 两地人大代表不谋而合 “西三角经济圈”首先是由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常务副****黄奇帆抛出的,其核心内容是: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联合,大西南与大西北联手,共同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 其实,就在黄奇帆抛出这一设想的同时,同样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副秘书长、省工商联****、省总商会会长冯钧平也已经草拟好了“关于建立‘陕川渝西部(核心)经济圈’加速西部经济发展的建议”。显而易见的是,不管是“西三角”还是“陕川渝西部(核心)经济圈”,名称的差异改变不了想要“抱团”谋发展的共同核心思想。 按照冯钧平代表的说法,尽管两人的提法不同,但构想相似、分析同理的“经济圈”建议,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上是真正的“不谋而合”。 “集中抱团”谋发展 在陕人大代表提“三城经济圈” 最早冯钧平设想的是“陕甘——川渝(经济圈)”蓝图。他说,陕甘川合作由来已久,早在1986年11月,在当时的国家计委指导下就成立了陕甘川(包括重庆市)毗邻十二方经济协作区,“现在的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就是由此而起”。随后,川渝经济区被提上日程、关中——天水经济区筹备建立。 “勾连成片的城市发展,使各地之间经济要素跨区域关联,产业形成优势互补、集中抱团,必将展示出强大的经济活力。”冯钧平说。 在冯钧平看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正在迈向跨区域战略合作,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作为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亟须建立跨省市的经济圈,通过培育形成发展,使之成为我国一个新的增长极,来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他建议******能尽快组织专家学者对陕川渝三地共建西部(核心)经济圈的可行性进行调研论证,通过举办论坛和专家论证会等多种方式,为“陕川渝西部(核心)经济圈”的建立创造条件。 “一年前,陕西和重庆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希望陕西和四川也能尽快联手合作发展。”冯钧平说,这样就能形成三个省市****达成共识的局面,在相互开放市场的前提下,对涉及三省市合作的重大问题,加强政策对接和信息共享。 他还建议陕西省委、省****组织力量,就如何加强与川渝两地的经济联系,实现三方资源优势互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进行调研,促进陕川渝西部(核心)经济圈的尽早实现,以争取更多投资和更大支持。 |
西北“牵手”西南
西安地位无可取代
从当初的“陕甘——川渝(经济圈)”到而今的“陕川渝西部(核心)经济圈”,最核心的变化其实就是西南与西北联手发展的视野拓展。尽管目前这一设想还未得到相关部门肯定,但大家似乎已形成的共识就是:西安、重庆、成都的联手势必形成经济互补,在共同发展的目标下可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
冯钧平分析认为,陕川渝地区是西部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三省市总人口15021万人,占西部的42.28%;三省市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为17080.47亿元,占西部12省市区国民生产总值的42.88%”。
具体谈及西安在这一经济圈中的作用,不管是提出建议的冯钧平代表,还是同样参会的陕西省******主任祝作利,都不约而同地认为“陕西和西安的作用将无可取代”。
从区位来看,陕西和西安具有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功能,一直以来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西安不仅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基础设施,还在承接东部甚至国外产业转移、物流运输等各方面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从资源状况上看,陕西全省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42.61万亿元,约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33%,居全国首位,煤、石油、天然气储量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排第二位。
从产业特点来看,西安科技教育、科研力量与研发能力有目共睹,不仅拥有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方面也具有很强实力,从全省范围看,则拥有以西安、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骨干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经形成。
“三个城市的优势互补,产业结合,可以形成内在发展的‘高地’。”全国人大代表、省******主任祝作利说。
冯钧平还特别强调了文化同源同根与陕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认为这些可为三地思想文化交流提供便利。
背景资料
西安市
辖区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066平方公里,城区面积3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70万,其中城镇人口570余万,市区人口约510万。
重庆市
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总面积8.240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户籍人口总量已超过3235.32万。人口密度较大,为379人/平方公里。
成都市
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598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1418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