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在专家咨询会上表示:要研究处理好经济建设、城市发展、自然生态、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备受瞩目的两江四岸规划设计框架初现端倪———昨日,市****在金源饭店召开专家咨询会,就《两江四岸滨江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框架》,向国内部分知名规划建筑专家征求意见。 以开放转型多元的策略发展 “两江四岸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策略可以概括为:开放、转型、多元。”负责《两江四岸滨江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框架》方案制作的美国易道公司董事、亚洲总裁乔全生介绍,在工业企业逐步退出主城区两江四岸,以及城市产业逐步更新升级的过程中,两江四岸的经济功能将日益密切地参与全球经济体系,吸引国际一流的现代服务业品牌入驻。 同时,码头和工业用地的功能也将再生。两江四岸须从单一的货运和居住功能转变为旅游、休闲、生活、内部客运交通功能。这样一来,两江的经济功能也将从过去“物资流通的河流”转变为“经济活力与城市魅力汇聚的河流”,四岸将从“工业生产的水岸”转变为“城市生态生产生活活跃的水岸。” CBD构筑金融核心区 依托渝中半岛金融要素市场集聚的优势,在渝中区解放碑—江北区江北嘴—南岸区弹子石所在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将建立金融核心区。 该区域将引导主城区金融机构集中布局,形成金融信息产业、金融机构总部、金融研发、金融中介服务、金融配套服务等功能区。引进国际品牌的金融产业机构,以及配套的商务服务连锁企业,合理配搭国际品牌专卖,高档次餐饮,娱乐休闲等,在渝中半岛沿江地区集中展示现代都市文明的精华风貌。 沿江宜发展会展经济 框架把与CBD有效衔接的沿江地段和具有地标性的岸线,列为适宜发展会展经济的地段。这一观点得到香港城市规划学会会长叶祖达的赞同。 他表示,会展文化设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突出,例如在香港每1000平方米展厅面积,可创造100个就业机会,香港每年会展人均消费24826港元,为度假消费的3倍。而上海会展业带来相关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例达到1∶9。所以,重庆也应该结合城乡总体规划,在沿江地区引入大型会展、文化科研、体育设施,提升土地价值,聚集文化,旅游活动和人气。 让码头具备休闲功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西北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锦秋认为,工业码头作为重庆的重要文化载体,蕴涵着多种复兴和再生的潜力,尤其是在水岸居民生活相结合的时尚休闲娱乐产业上,具有有利的发展条件。 两江四岸目前存留多个小型的工业码头。在整合发展寸滩、九龙坡、朝天门大型码头之余,其他的小型散装码头有望得到功能改造和整治。例如,码头可改建成为展览馆和艺术中心,也可改建为精品酒店、主题公园等。未来通过改造和整治的码头将成为以现代时尚与码头特色相结合的文化休闲区,凸现工业码头文化特色与展示现代重庆生活风情的交融区。 沿江遍布旅游资源 重庆两江目前的功能主要在于货运以及城市对外旅游客运。但作为城市内部的公共交通和市内休闲观光旅游功能还十分有限。这一情况在未来也将会得到改变,嘉陵江和长江在主城区内的重要节点将设置轮渡、水上巴士、短途观光旅游的游船码头,包括各种类型的游艇码头,打造长江旅游中心。并以此增强城市内部交通功能,增强港口区域之间的互动联系。 同时,两江还将加强水体和水岸娱乐开发,开辟包括垂钓、摄影、放风筝等开放式休闲空间,创造水上流动空间,开发豪华游轮、船上餐饮娱乐、船上会议等水上消费项目,规划建设滨江表演区,如马术表演区、民族风情表演区、市民自发表演区等,为重庆主城一日游增添色彩。 市委****、常务副****黄奇帆出席专家咨询会。他表示,两江四岸滨江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是对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的细化与落实。重庆的两江四岸与世界上许多拥有大江大河的城市不同,一定要研究处理好经济建设、城市发展、自然生态、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直接针对目前两江四岸存在的问题,挑刺补漏,做好规划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