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增:优势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继续增加;劳动就业持续增加;二三产业增速提高;消费品零售额创1995年以来新高
降: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各市州人均GDP差异系数缩小;房价涨幅回落;CPI涨幅低于全国
“一季度,我省GDP比去年同期增长14.5%,增幅超全国3.9个百分点,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同期最高水平。”昨(21)日,在省统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评价,一季度,我省国民经济呈现加快发展势头,全省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一季度,我省经济运行面临多重制约因素: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银根紧缩、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等等。积极应对,全省经济开局良好,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和投资增长加快,消费品市场趋旺,财政大幅增收,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初步呈现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555.5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去年同期快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3.9%。
快——与去年同期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提高了1.4、0.7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经济,在全国工业增速放缓之际,四川工业加速发展,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个百分点。作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1.1亿元,增长31.8%,增幅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全省5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尤其是在优势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电子信息、中药制造、油气化工、装备制造业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分别增长56.6%、95.5%、70%、50.2%;铁路和公路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103.3%、53.7%。
好——全省工业企业盈利状况继续好转,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63亿元,增长4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0.6%,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全省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各市州人均GDP差异系数为0.54,同比缩小0.07个点。全省劳动就业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一季度,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7.8%,增幅比全国低0.2个百分点。尽管全省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较好,但也存在物价高位运行、节能降耗难度较大等问题。
核心数据
●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57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2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985.3亿元,增长11.5%。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20.5亿元,同比增长2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210户,增长17.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1元,同比增长11.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37.0元,增收177.6元,增长16.8%。
●全省消费品零售额1104.2亿元,同比增长20.4%,增幅创1995年以来新高。
●外贸进出口总额40.6亿美元,增长59.7%。
●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3%,涨幅回落。
●全省城乡就业人员4733.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