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永商务中心区效果图
记者 程心
10月16日,位于西永的西部内陆首个整车进口口岸——重庆铁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顺利通过海关总署、工信部、商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等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这也标志着重庆铁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式启动运行。
经济政策护航,产城融合逐步成熟,立体交通体系的完善则为西永打通了商务向外扩容的桥梁。整车进口口岸的正式运行,西永保税港、门户经济、离岸金融三驾经济马车正式起航。最新消息显示,包括双碑大桥和双碑隧道在内的“两双工程”也即将迎来通车,西永商务中心的崛起也吹响了商业地产向西的“号角”。
动态
保税港、门户经济、离岸金融
“三驾马车”催生西永新机遇
10月16日,西部内陆首个整车进口口岸“落地”西永,西永“门户经济”再获新动力。除此之外,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开发公司董事长邓达举透露,西永商务中心区还将被打造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口商品综合交易集散地。
已经落地的综合保税区政策、正在打造的门户经济,以及未来即将布局的离岸金融体系,三驾经济马车将护航西永,帮助这座产业园完成“产城融合”的蜕变。
产业升级的下一步,西永则瞄准了“离岸金融结算”,未来该区域将大力发展以互联网金融为主导方向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离岸金融结算、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等业务领域。管委会人士初步预计,如果未来能将园区的代工企业离岸金融结算纳入,将有5000亿美元、甚至上万亿美元的结算将在园区内完成。
三驾经济马车成为了西永经济强势增长的动力引擎,同时也增添了这座新城作为商务中心的吸引力。
趋势
产城融合催生商务需求
房企瞄准西永新核心
“产城融合”的实现将进一步提升西永片区的商务影响力,而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大量入驻,则让商务地标建筑的打造迫在眉睫。昨日,商报记者从龙湖地产获悉,该公司将在西永打造又一座天街,其规划概念已发布,目前已启动商业的前期定位和商铺销售工作。
“产业升级带来的区域影响力,产城融合发展催生的市场需求,这已点燃了各大房企‘向西’发展的热情。” 易居研究员严跃进说。商报统计显示,早在去年就先后有龙湖、金科、首创、同景等4家房企在西永完成了布局,而金融街、渝宣等房企也纷纷在年内出手,拿地入驻西永。
据了解,龙湖全新天街的定位则包括了购物和商务两大中心,涵盖天街、商务写字楼、SOHO、公寓等商务地标性产品。“整个拉特芳斯之于西永就如同北城天街与观音桥步行街的关系。”龙湖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拉特芳斯可以满足城市商业中心、商务功能、居家功能等多总需求,从而形成完整的“产商居”配套链,对西永区域价值、生活价值和投资逻辑带来巨大改变。
一个地标性的商务中心,其规划也必须体现产城融合的特点和需求。“在商务区中心上班,将成为产城融合背景下城市发展的一大偏好和趋势。”严跃进指出。
配套
“两双工程”通车在即
西永立体交通成形
产城融合注入了经济起飞的活力,而交通配套的升级则为西永打通了商务的桥梁。按照相关规划,“两双工程”通车在即,这就意味着今后市民从江北驾车到西永商务中心区、西永微电园的时间,将从现在的45分钟缩短为10余分钟,到大学城的时间将从现在的50分钟缩短为15分钟。
在缩短江北到西永距离的同时,“两双工程”的完工也为西永“1桥4轨5高速7隧”的立体交通体系画出了“雏形”。在这一立体交通体系中,“1桥”即指在建的双碑大桥;“4轨”则包括已开通的1号线和规划中的7号、13号和17号线;“5高速”包括已开通的内环、外环、成渝、渝遂高速,和在建的渝遂高速复线。“7隧”指的是已开通的大学城隧道、中梁山隧道,在建的双碑隧道,和规划中的西永隧道、井口隧道、土主隧道、蔡家隧道。
“交通配套的完善,让西永与主城实现了无缝连接,更将让西永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严跃进说,“两双工程”等交通工程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完善交通,更重要的是交通配套带来的辐射效应。
“除了快速连接沙坪坝与江北两大核心主城区,有效解决拥堵的交通现状以外,更为沙坪坝区与江北区居住架起高端资源流通的桥梁,引爆区域土地价值的空前释放。”严跃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