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成都市2008年春季特大型人才招聘会的最后一天,虽然本次招聘下午3点就结束,但14461个职位仍吸引了上万名求职者赶赴现场应聘。根据成都市人才市场的统计,本届招聘会近90%的招聘单位与求职者初步达成意向,但技工、工程类人才、知识复合型人才仍存在供需矛盾。
招聘会吸引了上万求职者
新现象:薪资增幅超过物价增幅
根据成都市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表明,成都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试验区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对人才的强劲需求。市场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升温,职位达1644个,占全部岗位11.4%,平均每个单位就有2个中高级岗位。
记者采访时发现,因为物价上涨,用人单位大多调高了薪资水平,有的私企和外企将待遇提升了20%到30%。成都市人才市场主任助理薛驰告诉记者,今年的招聘会上用人单位所报出的薪资基础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左右,已超过去年“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4.8%的增幅。
老矛盾:供需不对称技工缺口大
“招20人,简历只收了10份。当前高级技工的市场缺口比较大,即便收入增加一倍可能也难以吸引大学生。”某机械工程公司人事部主管苟小姐对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非常担忧。而某制药公司的招聘经理也有相同感受,“前几年参加招聘会,不到半天就可以招满人,今年坐了两天也招不到几个令人满意的数控车床工。”
“我原来是大专,后来通过成人高考读了本科,现在我肯定要找白领的工作了。”来自乐山的小吴告诉记者,读了大专不想去干蓝领工作,那些是比较高级一点的技术活,但现在本科毕业说到底就是把就业压力延后了,看来在这次招聘会上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还是比较难。“很多高级技工都喜欢招男性,但我仍然钟情一些白领职位。”自称参加过“N”次招聘会,但在本次招聘会上才遇到“东家”的黄同学,拿着某企业给他的管理培训生机会自信地说。据了解,高级技术工人、工科类毕业生的稀缺不光在成都,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存在。
提建议:求职者应理性择业
成都市人才市场主任助理薛驰告诉记者,“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在几年前的社会上比较普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技术工人‘活累、钱少、没前途’。但现在情况变了,技术精、知识高的高级蓝领大有人在。”职业规划专家、四川教育学院副教授江渝认为,近期的就业市场技术工人仍将是“抢手货”,这是因为前些年大部分学生都热衷于报读经济、管理等专业,以至于现在毕业后存在“僧多粥少”的局面,而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盲目认为只有白领工作才是好工作,就算工资高也不去做蓝领工人。他分析说,目前我省正大力发展制造业,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人才。江渝副教授建议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择业观,如果因为知识储备不够,可以尽快报班学一些课程充充电。记者王科徐洁莹摄影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