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为城市画下蓝图,也对人民许下约定。东、西、南、北四大新城分步启动,葱郁绿色在城市的三大动脉生长延伸,街道如此整洁,交通那样便捷,成都,在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的交相辉映中,展现着蝶变的魔力与生机。
“着力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在昨日召开的城市建设管理暨交通建设工作会上,市交委主任胡庆汉表示,“着力解决”的措施是适当限制小汽车的发展、大力发展城区公交、加快路网及智能交通建设。
限制机动车过快增长
从大邑到成都只需要半个小时,但要真的进入市区,可能还需一个多小时。这是成都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
截至上个月,成都机动车保有量为178万余辆,日均新车上牌量为500多辆。道路的发展速度显然不可能适应机动车如此高的增长速度。昨日,市交委在会上提出将着力解决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同步推出的措施包括研究制定加快停车场建设、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限制机动车过快增长等。相关人士表示,政策目前正在制定中,出台后的执行将涉及多个部门,具体的限制政策暂时不便透露。
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已经出台的政策包括提高中心城区停车收费标准、整治中小街道通行环境、信号联动改造、干线路口渠化改造等。
将建快速公交专用道
与对机动车增长实行限制不同的是,今年城市公交将真正享受到“特权”。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推行快速公交的可行方案,今年将加快扩大公交优先路权并建设快速公交专用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快速公交专用道的设置,目前正在研究一环路、二环路、蜀都大道、解放路、人民路等几条具备条件的道路。为了保证公交专用道真正专用,公交专用道上将实行电子警察、修改交通标线等多种方式严格管理。
年内相关部门还将继续优化公交线网,构建中心城区快线、干线和支线层次分明、换乘便捷,与二、三圈层有机对接,通达“全域成都”的公交线路网络,让市民出行更方便。中心城区还将新增高档公交车1000辆,实现公交车万人拥有量15标台、公交分担率达到22%。
专为残疾人发展无障碍出租车
今年还将完成《成都市客运出租汽车发展规划》,健全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营权配置机制,探索发展无障碍出租车。这种出租车主要针对残疾人专门定制,座位可以旋转,方便他们顺利上下车。
短信告诉你哪里堵车
“红星隧道拥堵,请你选择其他路线。”将来,你可能会收到这样的短信。
相关部门今年将加快智能交通建设,初步建成集数字化决策指挥、模拟仿真、交通诱导、事故快速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交通监控指挥中心。中心将根据实时交通状况,对交通情况进行判断、诱导。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智能交通服务市民,以后还将开通短信服务等功能,或者在一些主要路口安装可变情报板,提供前方道路的实时信息。
今年还将完成三环路内主要路口交通信号控制、二环路内经营性停车场诱导系统、公交GPS营运调度系统及100个电子站牌建设。年内还将建成20个公共停车场,并开工建设3座智能化社会停车场。
为了避免路网不完善带来的交通拥堵,相关部门还将在今年打通部分断头路,并在一些重要路段的节点修建立交桥。
今年,这个城市还会为我们做什么
除了上述的这些各个环节的新政,今年,成都市还将通过众多的城市建设项目,使城市变得更加现代化、城市承载产业发展、人口聚集的能力更强、城市的城乡形态更加合理、城市的环境更加优美。
地铁4号线争取明年开工
未来五年,成都市地铁1、2号线将建成通车,3、4号线启动建设。其中地铁4号线(温江站~西河站)将在今年启动报批工作,并力争在明年开工建设。
启动天府广场周边重大项目建设
今年,成都市将全面启动中心城区“二轴四片”建设,将启动盐市口周边的整治和人民南路(天府广场-天府立交段)道路和立面改造整治工程;并尽快启动天府广场周边重大项目的建设,加快大慈寺历史片区、四川大学华西校区、锦江等城市历史景观节点的打造和城市空间梳理。今年,确保全市新建投产CNG加气站7座,完成6000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建设。
年内投资10亿元 改造城中村
今年是“城中村”改造的全面推进年,将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以推进中心城区12个片区的“城中村”改造,开工建设和外购落实200万平方米安置房。
今年成都市还将推进中心城区郊区的全面城市化。新居工程将全面推行物业化管理,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居工程项目全部开工,新开工不少于400万平方米。
实施“三环一路”生态改造
今年,成都市将投资4亿元以上,通过“三环(三环路、外环路、城区铁路环线)一路(机场高速路)”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为城市建成三条环状绿带。
城乡小街小巷灯明路通排水畅
今年,各个县城、重点镇要加快“两场”(集贸市场、停车场)的建设。同时,要加快推进农村旧村改造与新村改进工作,加大对城乡小街小巷的改造力度,按照灯明、路通、排水畅的要求,积极改善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记者 陈国忠 余文龙 记者 赵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