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和科技部认定第二批20个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王优玲)商务部和科技部17日正式认定了我国第二批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表示,建设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是我国促进科技、产业和贸易有机结合,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有效途径。
商务部与科学技术部17日联合在京召开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授牌大会。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市崂山区等20个地方和园区被授予“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称号。
据介绍,第二批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突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重视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特色,覆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海洋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七个产业门类。各基地有超过300家国家级科研机构,研发投入的平均水平接近5%。
魏建国指出,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竞争力水平仍有待提升,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总量迅速增长,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2007年前11个月出口总额达到3143.9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对外贸增长的拉动作用超过30%。
2006年,我国认定了首批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其中,北京基地的同方威视检测设备已占领国际市场的60%以上,山东桓台基地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和工业用离子膜打破了美国的垄断,天津基地的杂交水稻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阎良基地的新舟60飞机已经批量走向国际市场。
成都高新区跻身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新闻背景
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成都高新区培育了地奥等一批本地企业,引进了预计年产值达10亿美元的美国赛金与成都康弘的合资项目。高新区还设置了成都生物与医药产业孵化园,该园的“在孵”企业可共享仪器设备。据今年11月26日省商务厅和省科技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发展科技服务业推动创新基地建设的意见》,我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资源将被整合进我市医药创新基地平台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生物医药科研和生产单位的网络互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名单(截至2007年9月1日):
中药企业:地奥、恩威、华西药业、菊乐制药、华神药业等;
化学合成药企业:爱斯特、美达康、恒瑞制药、奇力制药、信立邦、川康药业、成都药业、倍特药业、康弘赛金等;
核药企业:华神集团、欣科药业、中核高通、云克药业等;
血液制品企业:蓉生药业等;
数字化医疗设备企业:奥泰医疗、爱玛克、阿可贝尔、迪康医用设备等。 (据成都日报)
新闻链接
新闻背景:第二批20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名单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王优玲)商务部和科技部17日授予第二批20个地方和园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称号,名单如下:
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区(生物医药)、四川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区(生物医药)、河北省石家庄市(生物医药)、吉林省长春市(生物医药)、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信息、新材料)、青岛市崂山区(电子信息)、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江苏省无锡市(新能源)、江西省新余经济开发区(新能源)、辽宁省沈阳机床集团(装备制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装备制造)、湖南省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装备制造)、江苏省常州市(装备制造)、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细化工)、湖北省宜昌楚磷工业园(精细化工)、山东省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海洋化工)、四川省自贡市(新材料)、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材料)和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