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春熙路上“模特”长了斑丢了包一文见报后,立即在本报“社区家园”中引起了热烈讨论,不少网友上网报料,揭发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昨日,本报记者对城市部分雕塑进行了调查,发现对雕像人为破坏分为两种:偷盗和乱涂乱画。不管是什么性质的破坏,都对城市环境起了十分恶劣的影响,本报“社区家园”发布第二号征集令,欢迎网友们发帖,将身边不文明行为举报。
奖牌残缺
记者调查 人居奖牌少了一块
昨日,天仙桥南路合江亭旁人来人往,由联合国颁发给成都府南河两岸绿化工程的人居环境奖的雕塑默默伫立着,可笑的是,这只碑上的奖状已经被人偷走,连剩下的金属片都被人奋力一抠,露出惨白的石灰。常在此游玩的邓爷爷称,里面的奖牌已经被破损很久了,不少人经过这里,都不知道立这样一个半米高的柱子做什么,“那么小一个金属片,也不知道偷来干嘛。”“这是人居环境奖么?”经过此地的小杨有些不相信,他表示:“如果环境真这么好,就不会有人随意毁坏公共财物。”
娃娃该“洗脸”了
捧书小孩左耳缺失
滨江中路府南河边,那个手里捧着书的小男孩,脸上快乐的笑容也有些不自然:在他胸口,有人曾用红笔写下了****的广告,也许是其他人看不下去这样的行为,又以涂改液试图抹掉……在河边玩耍的涂婆婆说:“这个娃娃几年前脚趾都被人‘砍’下来了,左边耳朵也被撕了,于是已经有人将其修补好,没想到又有人在上面乱写乱画。”
网友报料 不文明损害城市形象
网民小杰报料说,在成都大学校外某广场内,大大小小的雕塑起码有十几座,而这些雕塑不约而同受到了侵害:一个吃火锅的雕像中,却没有了碗;抽烟的老人雕像,却缺少了烟管;还有许多雕像上挂满了烟头。SIN则举报说,茶店子金牛公园里那头铜铸金牛,也有很多部位受损:雕塑周围的围栏已经被破坏,金牛的背部、臀部、脚踝等处,凡是可以攀爬的地方,“皮”都被蹭掉了。
网友SIN更是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操作手册标准摘录到了帖子里:“别看这些只是小小的雕像,它们的破坏程度反映着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与精神文明。”
特别倡议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怎样来保护这些美化环境的雕像呢?据成都市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房青川介绍,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成都市****修建的雕塑外,一些小区、单位也做了不少雕像,它们不仅是设计师手中的艺术,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成都市有城雕200座左右,主要分布在府南河沿线、春熙路、二环路、三环路等处。原则上,成都市的城市雕塑是哪个单位建,就由哪个单位维护。可是,对雕塑维护的成本是比较贵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保护城市雕塑,基本上靠市民自觉维护。他呼吁成都市民行动起来,保护城市雕塑,举报破坏城雕的不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