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成都市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又逢第23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上午,省委****、市委****李春城,市委副****、****葛红林共同为郫县红光镇思源学校揭牌,这不仅意味着这所标准化建设学校的正式启用,还标志着成都市历时3年、投资10亿元的410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竣工。
受李春城、葛红林委托,市委****、宣传部长郝康理代表市委、市****向在我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各方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市人大****会副主任敖锡贵,副****蒋显伦,市政协副****贺大经等出席庆典。
“饮水思源”,郫县红光思源学校由此得名。指着川西书院风格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拥有300米标准跑道的操场,孩子们高兴地说:“我们的学校真漂亮,和城里的一样!”
“能上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漂亮学校,曾经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一位学生家长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没想到,我们儿时的梦想,在孩子身上实现了!”
和思源学校一样的标准化学校,全市共有410所。这些标准化建设的农村学校,很多都是当地最好的建筑,甚至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部署,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2004年6月,市委、市****启动了成都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由市本级财政投资10亿元,14个区(市)县****负责项目的建设用地、“三通一平”、环境绿化等资金投入共4.5亿元,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农村地区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规划和建设任务。按照“统一投资、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原则建设410所学校,其中新建61所,改扩建293所,维修改造56所,新建校舍面积105万平方米,旧房维修改造84万平方米;覆盖214个乡镇,占全市223个乡镇(不含城关镇)的96%,覆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近60万人。实施标准化建设后,全市农村中小学由1610所调整到967所。
这项工程的全面竣工,意味着市委、市****的这一惠民工程全面完成。成都市农村中小学已彻底消除了危房,整体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校舍标准,彻底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记者 李娅)
教育局要求:校长老师都要进学堂
2004年6月启动的成都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到今年9月已完成。硬件变好了,如何保证师资也能跟上水平?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针对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校长的培训班至今已开设6期,下一步除了继续培训校长,还将为这些学校的教师开办专项培训班。
据市教育局人事处负责人介绍,专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所设的校长培训班已开办6期,已有323位校长“毕业”。培训课程围绕“学校发展规划”和“校园文化建设”两大主题展开,除了理论课程,还组织校长们考察了草堂小学、磨子桥小学等窗口学校。
目前,成都农村约三分之二的学校都属于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这410所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全部投入使用后,相关管理和师资水平也必须跟上来,对此,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师资培训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准备继续开展对这些学校校长的培训,与前6期不同的是,将会对参加培训的校长进行了解,清楚他们想了解什么,想学习什么,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开课。
“我们还将根据每位校长的不同情况安排不同的授课内容。”该负责人解释说,每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域、师资或学生的特点而有所不同,因此就应该“对症下药”。“我们将邀请专家针对不同的情况,为校长们遇到的难题支招。”
该负责人还透露,教育局还将为来自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的教师们专门开办培训班。培训班将分学科、分板块地对410所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的教师分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