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记者韩洁、余晓洁)财政部26日宣布,将从本月起在中纪委、中科院和宋庆龄基金会三家单位首批试行****预算单位公务卡制度,并力争到2008年在所有的****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管理。
据悉,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已于日前联合印发了《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拟在****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管理。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所谓公务卡是指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公务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不仅携带方便、使用便捷,而且透明度高,所有的支付行为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现金支付结算。
根据暂行办法,公务卡实行“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时监控”的操作方式,对于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5万元以下的零星购买支出等,使用公务卡支付结算。
长期以来,一些预算单位存在大量提取和使用现金现象,给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和公务人员使用带来极大不便,而且现金支付透明度较低,难于监管,容易诱发现金使用不规范甚至腐败问题。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财政资金支付使用日益规范,但现金结算使用仍然缺乏有效监控。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行公务卡制度,以公务卡及电子转账支付系统为媒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将最大程度地减少单位现金支付结算,强化财政动态监控,有利于从源头上堵住现金支付漏洞,实现透明消费,切实把公务支出置于阳光之下。
据了解,除了****预算单位启动试点以外,目前用公务卡取代现金支付公务消费制度也已经在重庆、四川、山东、浙江和江苏等地开始试行。根据财政部部署,公务卡管理将逐步扩大到全国各地,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务卡制度。
本地动态:
四川年底以前铺开
据了解,四川省两年前开始试水公务卡。2005年,四川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联合出台文件,决定在省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陆续推行公务卡结算管理办法。
据悉,公务卡包括单位财务卡和个人贷记卡,发卡银行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具有发卡资格的商业银行。昨日记者从省财政厅了解到,目前,四川几大银行正进行相关系统的开发,估计将比预计的年底完成系统有所提前。财政厅拟选择部分财政预算单位首批进行试点。据透露,目前财政预算单位多数都表示“愿意进入公务消费刷卡系统”。
记者昨晚与成都市财政部门负责人取得联系。据悉,成都市迄今尚无启动公务卡试点的计划。
成都有关单位参与试点
记者昨天与首批试点单位中科院成都分院的一些机构取得联系。成都生物研究所财务处的唐处长告诉记者,虽然尚未收到正式文件,但早已听说过,“中科院这次成为试点单位,我们作为直属机构,也将一起执行”。
中科院在成都的另一直属机构行政部门的一位男士表示,公务卡可杜绝财务报销环节中的凑票报销,一定程度上防止公务腐败。但是技术手段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有人勾结商家,采取超额刷卡之后返还现金的手段,如何监控?”在他看来,技术手段固然需要加强,关键因素还是在人。他建议明文禁止持卡人从公务卡取现,如发生取现行为,一律视作个人消费,不得报销,“否则公务卡将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