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全域成都’的理念实施城乡统筹,着眼建设1.24万平方公里的现代化都市区,推动市域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发展。”昨日召开的****成都市十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正式公布了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及主要措施,力争把成都建设成为服务全省、影响全国、走向世界而又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
区县扩权发展将可放开拳脚
昨日,****成都市十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成都市委副****、****葛红林在关于成都市下半年工作重点中提出:研究出台支持区(市)县扩权发展的措施,进一步激活区(市)县经济活力。对此,各区(市)县是怎么理解的,他们有什么期待?本报昨日对成都部分区(市)县委****进行了访问。
区县扩权非常必要值得期待
“对区县进行扩权,非常有必要!”郫县县委****杨洪举感到非常振奋。他说,长期以来由于权限上的限制和束缚,区县在改革探索中很难彻底放开手脚去干,无法使出全力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还容易造成有权的管不了具体的事;需要办事的,手中又没有相应权力的尴尬。
杨洪举认为,应该科学合理地对规划权限进行划分,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再把一部分规划权限下放到区县,让区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施,上级部门来加强指导和监管。
杨洪举同时也表示,区县扩权值得期待,但也需要逐步进行,还要等待条件成熟。
都江堰将建五六家五星级酒店
“将成都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成都和都江堰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对于如何抓住机遇,激活区县经济活力?都江堰市委****刘俊林表示,一是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主导产业、创新重点,二是,对未来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统筹。
“我们将进一步坚持以打造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为抓手,全面按城乡统筹的理念,做好旅游发展规划、现代服务业规划,实现都江堰更好更快的发展。”刘俊林介绍。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都江堰今年将建成首个五星级酒店,明年将新增1个,到后年,都江堰将有5—6家五星级酒店。另外,都江堰将投资50亿元,着力打造龙池国家森林公园。通过这些重大项目,带动都江堰旅游服务业的升级,带活全市经济。
项目审批程序将更加简化
青白江区委****孙建成谈区县扩权发展时说,青白江的工业基础很好,工业总产值排成都第二,预计经过2—3年发展将达到300多个亿。假如能让区县扩权,对全区的项目的审批,规划的调整,以及重大产业化项目的审批都可能减化程序。青白江将转换职能,换位思考并主动出击,****部门主动出去与企业对接,激活全区经济活力。
全区大统筹区域健康发展
温江区区委****李刚表示,将坚持全区大统筹、大集中观念,在全区进一步深化完善规范型****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继续以“三个集中”为核心,抓住项目推进区域发展,结合当前温江实际和定位,实施“优二进三”,“一三互动”战略,提高三大产业水平,适应温江战略发展的要求;要大力发展全区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广大居民文明素质,坚持城乡广大居民生活努力同质化发展等;保证产业发展有稳定的配套环境和持续的内在动力,不断吸引各类投资要素,不断聚集各类生产资源,形成温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记者彭永生喻奇树见习记者孟盛实习生袁丽霞)
目标篇
十年后成都将成特大中心城市
昨日,成都市委****李春城在大会上指出:建设成都试验区,要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为总体战略。力争到2017年,实现“三个集中”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城乡差距得到明显缩小、科学发展体制初步形成。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巩固成都西南地区战略地位,把成都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确保成都成为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
措施篇
全面推进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昨日的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以建设成都试验区为新起点,按照国家的批复精神和省委提出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的水平。
措施A
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完善城乡一体的发展规划:构建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逐步形成特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为一体的市域城镇体系。完善城乡一体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生态空间体系。
二,做大做强产业支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三,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措施B
推进市场化,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一,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大力开展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二,增强城乡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活力,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三,加强区域互动和对外合作,增强成都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措施C
建设服务型****,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
一,深入推进****职能转变: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调整机构和职能设置,积极探索简政放权的思想和途径。
二,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目标。
三,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体育、人口、生态环境等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支出。
措施D
深化基层民主****建设,夯实群众基础
一,健全公推差额直选制度:全面推行乡镇党委****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进一步健全质询、罢免、目标考核、民主评议等约束和激励制度。
二,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坚持把****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三会”开放。建立城乡统筹发展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群众参与制度,畅通社情民意沟通渠道。
三,健全民主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考核、社会评价制度,全面推行乡镇党委****述职和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健全区(市)县、乡镇党代会年会制和党代表提案制度,拓宽党代表发挥作用渠道。
措施E
坚持求真务实,扎实推进试验区建设
一,正确认识和遵循规律:深化对城乡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统筹推进。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实践: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念,按照鼓励探索、支持攻坚、宽容失败的要求,紧紧抓住设立试验区这一重大机遇,大力弘扬敢闯、敢试的精神,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实践。
三,切实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1
昨日的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力争到2017年,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75%,形成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同时积极参与和推动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建设,在推进区域合作中实现做大做强,把成都建设成为服务全省、影响全国、走向世界而又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
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转移150万农民,解决好农民向市民转变。同时高质量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逐步实现农村居住和生产条件与城市接轨。
争取用10年时间,工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土地规模经营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达到75%以上,把成都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成都将要加大统筹兼顾的力度,努力促进社会公平。一要努力创造城乡公平的发展环境。二要努力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使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