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清水河大桥紧邻大石西路与二环路的交接路口。长期以来两大干道的车流在该路口互相干扰,导致该路口的交通十分繁忙,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路口交通堵塞严重。此外,由于原清水河大桥也到了“退休”状态,市重大办决定在二环路改造中在该路口修建一座“桥上桥”。“桥上桥”的下面部分是跨清水河的、与二环路道路结合在一起的普通大桥,而上面则是结构新颖的悬索桥。该座悬索桥起于二环路与少陵路交接路口150米远处,沿着二环路往前延伸,跨越大石西路、清水河,全长594米、宽61米,为双向6车道。
西南首座悬索桥——清水悬索桥将于15日早上8点正式通车。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施工方正在进行紧张的收尾工作。作为我市从未出现过的新型桥梁,清水河悬索桥安全性能如何?它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又采用了哪些独一无二的技术?昨天,记者就此进行了“探秘”——
保安全 监测器遍布“身体”
作为西南首座悬索桥,清水河悬索桥在修建过程中就引入了施工监控——在桥上埋设了100多个性能各异的传感元件和相关仪器,对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时现状进行监测。而为了保证设计寿命100年的大桥在使用期间能健康运行,建设单位也为该桥量身定做了“长期健康监控机制”。据悉这是我市首次对新建桥梁实施长期健康监控。
“我们在施工中就根据设计,在桥上预先埋进了56个监测器。这些监测器主要位于主缆、吊索等关键的受力点。”昨天,建设单位——成都兴西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因为桥梁设计的独创性,清水河悬索桥的受力情况非常特殊,为了保证桥梁在运行状态中的安全性,该公司为桥梁定做了“长期健康监控机制”。桥梁管护单位将使用数据采集仪定期读取56个监测器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以查看桥梁“身体”是否健康。
保干爽 除湿机桥巅“安家”
桥梁居然还要使用除湿机——它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昨天,成都兴西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何发礼透露:“除湿机是专门用来‘伺候’主缆的。”
据介绍,负责拉住桥体的4根主缆将在桥梁最高处进行“会合”。因为不便涂布防腐涂料,交汇点被封在了一个可以防风避雨的箱子里。考虑到成都是一个湿度很大的城市,为了保证“裸体”的主缆在箱子里能免除湿气的侵害,建设单位专门请来了除湿机为主缆服务。
“4个交汇点每个点位都安装了一个除湿机。除湿机可以将箱子中的湿度保持在50%以下,防止因湿气造成的主缆提前锈蚀。”据何发礼介绍,除湿机寿命为15年;15年后,将再安装新的除湿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