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成都到拉萨要将近45个小时,全程3360公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离成都如此遥远的雪域高原之城,却处处都能看到四川人的踪影:来自成都大邑县的出租车司机、来自南充市的珠宝店老板、来自广元的菜贩……四川人已经渗透到拉萨的各行各业,且占外来人口的80%以上。难怪当地有人开玩笑说,在拉萨,四川话就是普通话。这一年来,又有更多四川人来到拉萨,从游客变成了商人。有的在这里长期定居,有的则两地来回奔波。为此,有人把拉萨比喻成成都的“后花园”。“后花园”中,川商们在这里上演着“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故事。
拉萨处处闻乡音
6月30日下午5点过,T22次列车把记者从成都载到了神秘的拉萨。坐上一辆出租车后,司机就冒出一句川话问:“你们到哪儿?”———原来司机是大邑县的人,他到拉萨都一年多了,最近稳定下来后,才把妻儿从成都接过来。
“豆花,凉面……”下午7点左右,在拉萨市中心的北京中路,自称姓钟的一中年妇女介绍,她两年前就从崇州市来到拉萨,一直在卖凉粉凉面,由于买主很多都是四川人,所以她一直就说的是四川话,生意还不错。
“在拉萨,四川话就是普通话,这个普通就是大众语言的意思”,拉萨市北京东路上一家皮鞋店老板说。
川人很有经济嗅觉
“四川人对经济很敏感,一旦发现新的投资机会,他们的触角就会很快伸向那里。”拉萨市从事旅游散客接待的陈伟认为,目前在拉萨经商的川人几乎占据拉萨市区外来人口的80%以上。
拉萨市总人口约5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7万人。据一位在拉萨工作了多年的人介绍,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拉萨的外来人口逐渐占了市区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而川人又是外来人口的大头,几乎占8成以上。照此粗略推算,目前拉萨城区的川人几乎有10万人。
究竟有多少四川人是在青藏铁路开通以后到拉萨来“掘金”的?现在还没有官方数据能够证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年来,又有不少川人来到拉萨并选择了留下———江油的任女士去年12月来拉萨后就在北京东路与人合开了一家川菜馆,南充人张女士年初在八角街做起了珠宝首饰生意,崇州人小郭在仙足岛一餐馆当了厨师,内江人范阿姨在女婿的协助下开了家皮鞋店。
物价陡涨川菜馆压力加大
然而,或许是大家蜂拥而至,也可能是物价上涨或其他原因,目前拉萨的川菜馆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存危机,有的是在利润边界线上挣扎,而有的则连续亏损。
“这边的肉价涨得吓人,精猪肉都卖到14元一斤了,这还是拿的批发价!”在拉萨市仙足岛附近一个类似于成都三环路以外的地方,一川菜馆的段老板显得有些无奈地指着刚刚从市场上买回来的一捆蒜苗说:“这个就是4块钱一斤!”
段老板是邛崃人,2005年12月,他花3万元盘下了这间40平方米的房子,开了一家小吃店,每个月给房东的租金是1800元。“去年的生意好做些,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卖六千多的营业额,今年房租涨了100块钱,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段时间的菜价涨得吓人,现在一个月下来,除掉房租水电和请厨子的钱,我们两口子也只挣得到一两千块钱。”
据了解,物价刚上涨那阵,段老板为了稳住顾客群,不敢贸然涨价,但是一个月前,他终于忍不住了,把部分荤菜的价格上调了2元,“价格提上去后,好多顾客都埋怨我们,有的干脆就不来了。”
北京东路的一家川菜馆老板任女士目前的状况也不乐观,甚至有了做完今年夏天就把铺面打出去的想法。任女士是去年底天路通车后赴拉萨大军中的一员。今年初她花23万元盘下了位于拉萨市城区中心位置一个60平方米左右的铺面,月租2300元,并于今年3月26日正式开业。“在这里做生意,一天卖1000元的营业额才算保本,还不算员工工资!”任女士说,开业3个多月来,由于周围挨着的川菜馆有好几家,生意一直都不算好,上个月甚至亏了4000多元,“现在餐饮生意不好做,据我所知,这里的餐馆60%都在保本,20%的在盈利,还有20%的在亏本。”由于目前正值餐饮业旺季,任女士表示今年夏天过后看看情况再说,将考虑是否把店转让出去。
成都皮鞋在拉萨有卖相
在本报特派记者刚出发的时候,就有很多热心读者想打听拉萨是否有皮鞋的市场。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拉萨卖皮鞋的店规模都不大,这些皮鞋都是从内地托运到拉萨的,在家乡记者面前,一业内人士坦言:“跟前几年相比,拉萨的皮鞋市场有所萎缩,但相对于内地,这里还是要卖得好些。”
从北京中路的一条小巷往里走100米左右,有家“老鞋匠”皮鞋店,约10平方米左右的铺面内摆放着各式男女皮鞋,虽然在巷子里,但是客人络绎不绝,很多当地人都要在店里停留驻足。
店主是一个中年妇女,叫范淑群,四川内江人,到拉萨市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现在22岁的小女儿也在拉萨安了家。范淑群是做针线活的好手,早前她在街边摆了一个小摊,帮人缝缝脚边,改改衣服大小,每次收费三四元,最多的一天也能挣百把元,几年下来已经积累了一些资金。去年4月,她投资5万元在拉萨市东郊开了一家打字复印店。之后,她发现拉萨的皮鞋生意也很好做,刚好大女婿也开了两间鞋店,他有这方面的渠道。于是在今年正月初,她又以2.5万元的价格接手了现在这间10多平方米的店面,每月租金是2500元,算上各种费用,每天的成本为150元左右。
据介绍,她的货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与成都厂家联系,将成品鞋发运到拉萨,每双鞋运输成本在2元左右。另一种渠道就是从成都的厂家那里拿原料到拉萨来加工,以针对有订做皮鞋需要的顾客。范淑群称,现在她每天可卖约20多双皮鞋,“拉萨人现在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他们对款式的选择跟内地已没多大差别。”虽然范淑群并不愿意透露她的营业额,但对更多想要来拉萨卖皮鞋的四川老乡来说,她的话也值得参考。
室内设计正在起步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拉萨人的消费观念也在改变,一些新兴职业在这里也找到了市场。唐妮从小学画画,上大学学的是室内设计,30岁出头的她现在是深圳一家环境艺术设计公司成都分公司的经理。2005年3月30日,一朋友告诉她拉萨有家三星级酒店想改造,项目总投资500万元,想要找一个室内设计师。闻听此讯,对拉萨无限神往的她当即应允,一个人从成都飞到了拉萨。
到拉萨后,唐妮发现单纯的室内设计业在这里还是一块处女地,“在室内设计这个领域,拉萨的观念起码比成都要倒退10年。”唐妮有些无奈地说,“在成都,设计是设计,施工是施工,但在拉萨,他们会认为室内设计应该和工程施工融为一体,他们并不愿意为设计这个项目单独埋单。”
通过第一次“实习”,唐妮已经感觉到,公司在拉萨当时的状况下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因此,她打消了在拉萨设分公司的想法。但她也不愿意放弃这块待开垦的“处女地”,在摸索中,唐妮改变了以往的设计思路,不再单纯做室内设计,而是将触角伸向了房地产领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又接了一单200平方米虫草专卖店的设计,该店位于拉萨市中心八角街。让唐妮感到骄傲的是,去年青藏铁路通车时,****电视台还来这家店作了采访。
随着拉萨城市经济的发展,当地人的思想观念也在转变,而唐妮通过自身努力,其设计理念也在拉萨业界赢得了好口碑,一年来,她已完成了拉萨市目前最高档的楼盘———第一个纯别墅盘的设计,该盘占地70多亩,住户179户。随后,拉萨市第一栋电梯公寓的设计也找到了她,唐妮开始忙了起来,但她说就是再忙,她一个月也会抽出一周回成都与家人度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