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商委介绍,扶持夜市经济发展,我市还将出台11条配套实施方案,石桥铺较场口夜市今后更繁华
开栏语
夜市,使城市充满活力。
台北的士林夜市,北京的簋街,武汉的户部巷……这些著名的夜市让城市商业得以延续。从夜市里,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城市在商业上的繁华,而且能体会到商业背后的文化氛围、生活气息。夜市的繁荣与否,逐渐成为考量一个城市商业延展的因素之一。
重庆商业的发展起于码头,而码头也让夜市经济在多年前萌生。不过,商场每天10点关门,火锅餐饮小吃也没有一个规范的发展脉络,夜市也只是少数人光顾之地。
而一座城市的夜市,也许能带动这个城市的别样发展。
夜市还是财富最初聚集的地方,有太多的人通过这不起眼的生意获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严琦多年前在白市驿几张桌子卖田螺,现在已经做成了陶然居的餐饮航母。这是一个公平的平台,为那些愿意辛勤付出的人而准备。
日前,重庆市****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人民****关于鼓励发展夜市经济的意见》,提出到2017年,全市建成市级特色型夜市街区20条、创业型夜市街区30条,创造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新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亿元以上;到2020年,继续增加市级夜市街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特色夜市品牌。
从今天起,本报将连续关注重庆打造夜市经济的林林总总,梳理重庆夜市的前世今生,描绘未来重庆夜市的蓝图。
过去,重庆的夜市经济打造已经提过几次,市****有关《意见》审议通过后,在夜市经济打造过程中,我们又将有怎样不同的方法,让夜市经济能够逐渐成为重庆的又一张崭新的名片呢?
重庆市商业委员会起草了《意见》并成为主要执行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意见》以外,市商委还将结合文件出台11条配套实施方案,而其中更多的将是对创业型夜市的扶助与支持。
特色夜市要融入民俗文化
市商委商贸流通处副处长曹文聪是此次文件的主要起草者,他表示,发展夜市经济是宏观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也将是改善民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曹文聪说,此次《意见》中提到的市级特色型夜市,是指在《意见》出台前主城区主要的已成规模的夜市。实际上,在《意见》起草之前,重庆已经有相关区县进行过夜市经济的尝试,“现在的九街便是江北区打造的一个夜市的典型。”
2013年,江北区为观音桥商圈发展腾笼换鸟,处于北城天街上段的九街则成为试点区域。2013年底,“不夜九街”正式开街,物业方逐渐“只租不卖”,部分餐饮业态也变成了娱乐休闲业态,并引入了众多知名娱乐品牌。
曹文聪表示,包括化龙桥重庆天地、石桥铺大排档一条街,以及较场口30度街吧等都已经在夜市经济的发展上提前走上了正路。他说,文件出台后,针对这些具有特色的夜市,在继续发挥其特色的同时,还将在业态调整,以及本身的转型升级上做功夫,而相关部门则会在城市综合服务等方面提供相关帮助。
“以后的特色型夜市,将包括餐饮、休闲和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曹文聪表示。
重点扶持创业型夜市
除了特色型夜市的发展,此次关于夜市的相关文件更多则是关注创业型夜市。关于“创业型夜市”的定义,曹文聪表示,主要是改善民生的基础上,为那些低收入人群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平台,同时规范以往以自发型为主形成的夜市,并以****的形式提供相关扶持。
创业型夜市是不少市民的收入来源,而这一群体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大学生创业者,以及下岗人员或待业人员。
不过,在创业型夜市中,大部分都是自发性的聚集,这对于社会治安,以及市政、交通造成较大压力。因此如何规范这些夜市摆摊者,则成为“11条方案”中主要关注的方向。曹文聪的透露,在实施方案里,关于创业型夜市设在何处,如何管理等都会有具体说明,“首先我们考虑是在商圈周围,这是出于对人流量的考虑,其次不能扰民,最好远离居民区。”他说,此外,包括交通停车占道,以及市政收费等,则将由市商委会同市政委和交通部门协商解决。
案例>
江北规划发展夜晚经济
案例>
“两年前晨报报道夜市经济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要发展夜市经济,制定了专门的夜晚经济发展规划,这可能是全市首份夜市规划书,但我们不发展扰民的路边占道烧烤夜市。”江北区商委副主任王学群,上周对重庆晨报记者表示。
被江北区纳入“夜晚经济”范畴的,主要是位于滨江地带和北城天街往上这一线。
北滨路最早纳入江北“夜晚经济”范围的是龙湖星悦荟,这里目前主要以中高端酒吧、茶艺、特色餐饮、电影吧等为主,消费基本上都是晚上6点之后才开始。
呼应着这一条线,江北区目前正在着力打造的,是位于刘家台片区的夜晚时尚消费区。依托餐饮的人气,沿江地带的夜晚经济有了基础人群。
“九街片区已经纳入了我们的夜市经济规划项目,我们在路边设立了一些可以坐的位置,并且允许一些商家夜晚做外摆区。”王学群说。晚上的繁华,谁看到都眼热。
观点>
繁华城市该有繁华夜市
说起夜市,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表示,夜市经济可以丰富一个地区的经济长度和宽度,重庆的夜市与沿海乃至亚洲全球很多城市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也正是发展夜市的潜力所在。重庆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各区县,都可以搞夜市。
“世界上,任何一个繁华的城市,夜市经济都应是繁华的。”李勇表示,在香港的旺角,一般商店都会营业到凌晨两三点,一些小品牌店非常活跃,比如秋鞋店、电子产品、周末的怀旧电影,地摊式音乐剧、路边歌手等,非常热闹,大部分消费者都是香港本地人。
他说,重庆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都开通夜市,不过,夜市一定要有规划,随便摆个摊不叫夜市,夜市更不能扰民。他认为,夜市应该放在年轻人休闲的地方,如果仅仅是吃饭,那太单调,还需要有其他业态支持,要有商家的配合,还要有一定的主题。比如,在南滨路、北城天街、金源地下城、万州的高笋塘等地,可以率先搞起来,先做一两个样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