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功能区域交通发展规划出炉
都市功能核心区公交覆盖90%
成渝高速路扩能改造年内启动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建设五大功能区域的战略部署,全市交通规划建设自然就成了支撑五大功能区域发展的基石和排头兵。
昨日,市交委发布《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交通发展规划》,明确五大功能区域交通发展总体目标:建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西部最大铁路枢纽、门户性复合型航空枢纽,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国际交往和物流门户、全国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
都市功能核心区
首要任务发展轨道交通
公交线网覆盖率达90%
市交委介绍,都市功能核心区首要任务是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力争到2017年全市轨道交通里程超过300公里,客运量从目前的130万人次提高到300万人次。
解放碑、观音桥、南坪等核心商圈部分主干道公交线网将抽密,优化轨道交通走廊公交线网,加密次支道路公交线网。力争到2017年,都市功能核心区公交线网覆盖率达到90%。同时,加快龙头寺、菜园坝、沙坪坝综合客运枢纽改造和重庆西站建设,完善换乘设施,增强公交吸引力,使有车一族愿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缓解城市核心区域的拥堵和停车难。
都市功能拓展区
成渝高速改造年内启动
绕城高速规划货运枢纽
按照规划,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扩容和九龙坡到永川段扩能改造项目,将在年内启动。此后,将陆续推进实施渝遂、渝长、渝武高速扩能改造和城市快速路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华岩隧道、歇马隧道建设,畅通城市进出通道。
此外,空港综合客运枢纽和西彭、复盛、白市驿换乘枢纽建设,计划2017年前建成,分别承接南坪、陈家坪、菜园坝和红旗河沟等长途汽车站功能转移。还要逐步延伸公交服务范围,改造公交开行道路,加快公交站场建设,实现公交网络全覆盖。
在绕城高速附近规划建设团结村、南彭、白市驿等6个大型货运枢纽,依托果园、东港打造港口物流园区,积极引导朝天门、盘溪等大型批发市场及货运站场外迁,避免货车对城市交通产生干扰。
城市发展新区
三环高速2017年前贯通
每个区县一个物流枢纽
按照规划,城市发展新区交通发展的方向是畅通对外出口通道,构建城际快捷交通走廊。同时,所在区县要借力三环高速携手发展,相邻区县全部实现半小时内通达。
除了三环高速将在2017年前完全贯通外,城市发展新区的各个区县也要加快对外通道、省级城际高速路和快速路建设。其中,南川至贵州道真、江津至贵州习水、合川至四川安岳、南充至大足至泸州等对外通道高速公路建设已提上议事日程,或争取年内开工,或已完成招标,或已完成前期规划设计。
此外,城市发展新区还将继续加快成渝客专、渝万城际、兰渝铁路、渝黔新线等国铁干线建设,启动重庆至昆明铁路、重庆至武汉沿江铁路等前期工作。同时,规划建设永川瓦子铺、长寿北、涪陵北等一批区域性综合客运枢纽,永川港桥、江津德感、合川火车站、长寿晏家等13个重点物流园区,实现城市发展新区每个区县均拥有1个大型物流枢纽。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推进八条重点支流整治
旅游码头建设提档升级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将强化水运绿色交通。”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说,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推进三峡库区重要支流小江、梅溪河、抱龙河等8条重点支流航道整治和大宁河庙溪航电枢纽建设,畅通支流航道。
同时,建设万州新田、忠县新生、丰都水天坪等中转服务和临港产业配套港口,吸引川北、陕南、鄂西等周边物资通过水运通江达海。
由于该区域属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将加快旅游交通配套———依托三峡国际旅游精品带,提档升级丰都名山、忠县石宝寨、万州鞍子坝、万州瀼渡、云阳张飞庙、奉节宝塔坪、巫山小三峡等旅游码头建设。
此外,将加快渝万城际铁路和巫山机场建设,加快建成万州至湖北利川等高速公路,到2017年,使该区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目前的464公里增加到846公里,对外出口通道由3个增加到5个。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将增三条出省高速公路
形成武陵山旅游大环线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将构建生态旅游交通,强化交通扶贫开发。”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说,到2017年,该区域将新增3条出省通道高速路。
目前,酉阳至贵州沿河、黔江至湖北恩施等高速公路建设过半,秀山至贵州松桃高速也将在年内开工。到2017年,该区域高速公路总里程由目前的382公里增加到518公里,对外出口通道由2个增加到5个,形成武陵山大区域旅游环线,并建设通往武隆仙女山、丰都澜天湖等旅游景区的国省干线公路。
铁路方面,黔张常铁路预计今年10月开工,建设工期5年。该铁路建成后,重庆乘火车到长沙仅需4小时。
在公路方面,将结合高山移民和烟草等产业的发展,建设一批切实对扶贫开发和旅游开发有重要作用的公路建设项目,实现90%行政村通畅、100%撤并行政村通达、100%行政村通客车,解决群众乘车难问题。
成渝高速扩能改造
作为成渝高速公路扩能改造项目的九龙坡至永川段高速公路,力争年内开工,预计2017年建成通车。
该工程起于九龙坡华岩隧道西延伸段终点,在绕城高速以内设置主线收费站,枢纽互通连接绕城高速,终点分别接于成渝高速和三环高速公路永川至江津段,并且形成永川环线,预计2017年建成通车。届时,预计华岩隧道至永川环线段通行能力为7万辆/日,成渝高速中梁山段交通量将下降至5.3万辆,分流效果明显。
该项目几乎平行于现有的成渝高速公路,工程全长49公里,桥隧比例21.5%,设置互通8处,其中九龙坡华岩隧道至永川环线段30公里,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双向6车道;永川环线段19公里,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双向4车道。
果园港铁路专线
规划占地4平方公里、去年底正式开港的果园港,将打造成国内最大的内河水路、铁路、公路联运港。
果园港港口岸线2800米,目前港区前沿16个码头泊位已全面建成。同时,完成了码头后方集装箱及件散货作业区堆场16万平方米建设,初步形成了集装箱66万标箱,件散货300万吨,商品滚装车50万辆的吞吐能力。
作为水铁联运的重要基础设施,果园港开工建设了铁路专用线,目前进港铁路专线建设已完成50%,计划今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用。该铁路专用线将与国家铁路主干线渝怀铁路相连实现铁水联运,向西通过渝新欧铁路,货物可直达欧洲,年设计通过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
至2017年全市交通目标
航空
基本形成“一大三小”机场格局(大,指江北机场;小,指的是万州、黔江和巫山3个支线机场,其中前两个已建成投用,巫山机场计划年内开工),民航旅客吞吐能力5000万人次/年,民航货邮吞吐能力150万吨/年。
铁路
建成“一枢纽十一干线二支线”铁路网,营运里程达到2300公里,铁路覆盖80%的区县,实现铁路“4小时周边、8小时出海”目标,加快推进并陆续完成成渝客专、渝黔新线和渝万铁路等干线铁路。
高速路
全面建成“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路网,我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000公里,对外出口通道由2012年的10个增加到20个。
轨道交通
我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能力达300万人次,轨道总里程达300公里。
公交
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具备开行公交条件的次支道路实现公交100%覆盖。
国省干线
全市普通国省道总规模达到14500公里,覆盖90%以上的乡镇。
农村公路
全市建设行政村通畅工程22000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到95%;全市建设撤并行政村通达工程10000公里,有条件的撤并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
水运
全市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超过160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8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500万标箱;周边省市在重庆中转货运量占全市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