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D是英文Ecology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即生态商务区,意指兼顾人本与环境,以现代产业、商务为主导的生态新城区。这种城市理念源于西方后工业时代生态城市理念、城市边缘组团化和科技园区发展等多元的叠合与拓展,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和产业园区形态。EBD模式纠正了传统的城市发展观,在注重科技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注重以人为本、生态保护的城市空间的营造,不仅使城市的土地资源、市政配套资源得以最充分的利用,更为产业经济营造一种更为和谐、更高效、更有魅力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10多年来,我市的科技园区在城市建设中以经济引擎的角色出现,成为城市组团的重要元素。然而近年来,传统的科技园区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缺少合理的城市配套和有机的城市形态,功能单一,厂房密集,管理人员与产业工人都居住在园区之外或市中心,园区在夜晚成为“空城”,一方面造成城市设施浪费;一方面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重庆EBD位于北部新区高新园,面积约50平方公里。高新区负责人介绍,为了集约使用土地,更好地利用园区的城市设施,高新区1995年就提出了产业基地与科技新城同建的口号,打造重庆EBD的概念正是这种观念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升级。EBD将在抓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的同时,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规划布局,使工业区、生活区和服务区既相对分离,又紧密连接,以生态建设促进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构筑可持续的21世纪和谐城市新形态。 (记者 方 科 实习生 王 娜)
重庆EBD核心价值
记者 方科 实习生 王娜
与传统商务区不同,重庆生态科技商务区(EBD)提出了五大核心价值的概念。
产业:产业是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EBD概念要求产业是生态的产业、科技的产业、适合城市地缘环境的产业、服务人和城市的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人本:城市建设应该以人为本。城市、科技园区的建设都应尊重城市的历史和生态,要为人的全面发展着想,而不能以牺牲人的利益为出发点。
生态: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必须加以保护。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基于生态的和谐与保护,优美的环境是人类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保护,还应该投入与创造。维护生态的和谐是城市发展和经济开发的重要任务。
和谐:和谐是当今全球社会的主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城市的和谐、经济建设与资源保护的和谐、城市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现在与历史的和谐、新居民与原住民的和谐等。只有和谐才能兼顾各种利益,促进平衡发展。
发展:发展应是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只顾短期利益和部分人利益的发展,更不是在破坏环境、消耗资源背景下的发展。
六大要素构建重庆EBD
记者 方科 实习生 王娜
如何打造生态商务区?1日,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读了打造重庆EBD的六大要素。
要素一:楼宇工业
楼宇工业作为现代都市型工业的新形态,具有占地少、税源稳、效益好等优势,可以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紧缺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重庆EBD建设将大力发展楼宇工业。据悉,目前“星”系列楼宇工业已建成80万平方米,到2006年,还将增加20万平方米,可满足1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办公、生产需要,预计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要素二:交通网络
合理完善的交通网络是现代城市的命脉。重庆EBD城市市政道路总长288.6公里,已经建成道路58.3公里,目前正在实施的道路长35公里,预计到2010年全部完成建设。
要素三:园林建设
根据北部新区总体规划,在各组团控制性详规的指导下,重庆EBD确立了“一条绿轴为骨架,两条外围绿带为外部屏障,三条绿廊构筑为网络,两个市级公园为支撑,二十二个区级公园为基础”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重庆EBD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约39.21平方公里,其余均为生态绿地、林地和水域等,占总用地的20.06%。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中,绿地面积927.13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15.23公顷),站总规划用地的23.65%。带2015年,区域内人均公共绿地将达15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64.8平方米。
要素四:人居环境
重庆EBD规划居住用地约占总建设用地的25%,将以优美的居住环境、良好的区位优势,与产业经济、生态公园以及完善的市政配套共同构筑一个生态新城。目前已竣工住宅面积200万平方米。此外,还将建农转非康居小区约150万平方米,现已建成50万平方米,在建小区约76万平方米。
要素五:国际化语境
重庆EBD拥有独特的涉外资源优势。园区距江北国际机场10公里,距寸滩国际港口5公里,重庆火车北站位于区内,加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构成了便捷的内外交通网络;区内还拥有涉外教育,涉外医疗等国际化配套设施。此外,重庆的外事区规划在区内,商务楼宇、涉外酒店的建设都将创造良好的涉外商务氛围。
要素六:城市人文体系
为了弥补新城建设文化气息的不足,重庆EBD将非常重视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城市记忆的保留,把原住民的民间文化、传统的建筑文化、景观文化和流行的西方文化元素,与新的城市公共环境相融合,形成一个以地缘人文为主的重庆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