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对于区域经济而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经济质量、促进转型升级的前置条件。
对于社会发展来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则是提升城市化水平、改善民生民利的重要基础。
地处“重庆向西”的战略枢纽和桥头堡,九龙坡区通过大手笔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洞开主城向西拓展的大门——打通向西通道,九龙坡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全市在更大范围内配置生产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1
红利叠加 渝西阔步向前
在现有中梁山隧道两侧将各新建一个2车道单洞隧道,形成双向8车道通行能力——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扩容改造的消息一经发布,在全市引发广泛关注。
“每天早上高峰时,走中梁山隧道堵得头痛。”家住二郎的市民刘军在白市驿上班,每次出门都要抢在7时左右,否则稍晚就会堵在中梁山隧道附近。“如果能够扩容分流,上班肯定就不用那么赶了。”对于中梁山隧道即将开始的“手术”,刘军充满期待。
不仅是普通市民,中梁山通行能力的提升,更是让渝西地区的众多企业振奋不已——便捷的物流通道,无疑会为产业的发展插上腾飞之翼。
巍峨的中梁山静静伫立,这条南北走向的山脉,以东是繁华富庶的重庆主城,以西则是辽阔且有待开发的渝西地区。
按照市里的定位,渝西要主动参与主城区产业分工,服务主城、承接主城、配套主城,建成汽摩、装备制造、IT等重大支柱产业的配套基地;布局和实施一批带动性强、支撑作用大的工业项目,打造渝西工业集群;要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大力推进城镇化;坚持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县城和中心镇协调并进,加快建设层次分明、功能完善、产业配套、协调发展的渝西城镇集群。
在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的五大功能区域战略部署后,广大渝西地区更是被纳入“城市发展新区”行列,迎来了阔步发展的重大机遇。根据部署,这里将成为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集聚新增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和川渝、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是解决好“大城市病”的关键区域。
2
“穿山越岭” 打破交通阻隔
渝西融入主城的关键是产业对接,而产业对接首要问题是交通。
市建委在调研中发现,渝西融入主城,目前最大的难题依然是交通。中梁山成为渝西与主城的天然阻隔,现有的4条隧道均已不堪重负。
正因如此,去年6月,我市启动华岩隧道建设——这条穿越中梁山的又一条隧道,将成为主城核心区往返白市驿、西彭、金凤的“第四通道”,拉近九龙坡西部板块与东部的时空距离。同时,华岩隧道向西还可延伸至绕城高速,并与规划的缙云山复线隧道相接,进而推动江津、璧山等渝西地区融入主城。
华岩隧道的“穿山越岭”,并没有停滞主城跨越中梁山的步伐——今年3月27日召开的市****常务会上,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扩容改造方案正式确定。今年内,现有中梁山隧道两侧将各动工新建一个2车道单洞隧道,使中梁山隧道形成双向8车道通行能力,进而为这一主城“着名”堵点“减压”。
按照市城乡建委在会上的说法,随着主城西部区域尤其是九龙坡高新区拓展区的城市发展,中梁山隧道的交通需求还将持续增长。经预测,到2020年中梁山隧道日均通行量将达到10.2万辆,高峰小时流量将达到8600辆,交通拥堵状况将更加严重。为尽快缓解中梁山隧道的交通拥堵状况,同时支撑高新区拓展区的城市发展需求,对中梁山隧道进行扩容改造已刻不容缓。
“刻不容缓”,显然已经不再是一种态度,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这“刻不容缓”的背后,折射的正是“重庆向西”的需求和紧迫。
3
承东启西 “关键节点”发力
打通向西通道!事实上,在今年全市规划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这一意图已经显而易见。据了解,2014年,我市共有24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启动,这其中的三分之一都布局在了“重庆向西”的关键节点——九龙坡。
在重庆空间发展格局中,九龙坡区位于重庆中部城市产业密集区,处在西部成渝产业聚合带的起点上,是重庆主城经济布局向西拓展的战略枢纽和桥头堡。依托九龙坡的发力,打破向西的阻隔,五大功能区域建设尤其是作为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的有效辐射区域的城市发展新区建设,将因此更具活力。
因为特殊的地理及区位优势,九龙坡区在“重庆向西”的战略布局中承担起了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其对渝西地区的重大集聚和辐射效应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对于九龙坡区自身而言,打通向西通道,也是其自身转型发展,“奋力游向彼岸”的现实选择。
翻开九龙坡区地图不难发现,以中梁山为界,九龙坡区被分割成东、西两城——以杨家坪等为中心的东城发展格局基本成型,而以白市驿、含谷、金凤、西彭、走马等为代表的西城,农村形态依然明显,二元结构依然突出。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在东部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九龙坡区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增加值;而从改善西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出发,也是九龙坡区民生建设的应尽之责——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早在几年前,九龙坡区就提出了“东城再造,西城再战”战略,希望以此破解“东城西乡”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
当然,这一战略还有一个重要背景,那便是“二环时代”为九龙坡区带来的重大机遇。随着重庆快步迈进“二环时代”,九龙西城全域352平方公里几乎全部都在二环以内,约占全市二环区域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是二环区域的重要组成板块。在市****发布的全市21个新聚居区规划中,九龙坡区占据4席,白市驿镇、陶家镇、华岩镇、西彭镇四大片区同样集中在九龙西部区域。
从这个意义上讲,“九龙西城”对于全区乃至全市的产业布局、新经济增长点的树立包括人口的吸纳分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交通先行 加速转型升级
就在“东城再造,西城再战”战略紧锣密鼓推进之时,一个更大的利好为九龙坡打通向西通道增添了动力。
去年9月,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九龙坡区正式提出“八大功能板块”战略布局。该区将“东城再造,西城再战”发展战略进行细化,将整个九龙坡区划分为八大功能板块,谋划在东部建设五大功能板块,打造现代都市核心、创新服务高地;西部建设三大功能板块,打造科技生态新城、时尚休闲新都。
“对我们而言,这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统筹资源配置、加快转型步伐、进一步改善‘东城西乡’长期格局的重大历史机遇。”九龙坡区委****丁洪说。
事实上,近年来,九龙坡区围绕西城建设,已全面拉开了西部地区发展的城市框架,引领九龙西城的30多万居民从“城镇时代”向“城市时代”迈进。
目前,九龙西城已成功布局了50平方公里高新区拓展区、西彭铝产业区、九龙园区等国家级、市级工业园区以及全市10大聚居区中的西彭、白市驿片区,还有全市五大新商圈之一的陶家商圈。如今,九龙园区、西彭铝产业区、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都已经成为九龙坡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西城”的路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为下一步的产业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不管是新型城市化推进还是八大功能板块建设,抑或民生项目的实施,都必须在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展开。这其中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谓九龙坡区转型升级、民生保障的基础性工程。”九龙坡区相关负责人称。
据介绍,今年,九龙坡区将实施14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的相当一部分都是“向西通道”的重要构成。
“华岩隧道、中梁山隧道扩容改造,华福下穿道项目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陆续上马,无疑将加速西部新城的建设步伐,促进区域产城融合和全区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该负责人表示。
从更高层面来讲,随着华岩隧道以及中梁山其他穿山隧道的相继建成,渝西融入主城的步伐将大大加快,这也有利于在全市更大范围内配置生产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重庆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文/王萃 王静
项目·延伸
全年启动14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增强“东西互通” 便捷群众出行
今年,九龙坡区将启动14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总投资将达242.265亿元,其中市级平台出资186.912亿元,区级出资55.353亿元。今年预计完成的投资额达到50.245亿元。
这14项工程包括华岩隧道、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二期工程、嘉华大桥南延伸段三期工程、快速路一纵线(高新大道至狮子口立交段)、快速路一纵线(狮子口立交至农马大道段)、快速路二纵线(华岩至跳磴段)、石杨路改扩建工程、商圈二环谢家湾至石杨路段、长江路至西郊路车行下穿道工程、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扩容改造工程、华福下穿道项目、九滨路与大渡口滨江路连接道、轨道交通5号线、轨道交通环线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8项都是市级重大项目。这一数据,占到了全市主城区今年规划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三分之一。
以快速路二纵线(华岩—跳磴段)工程为例。双向6车道设计的华福路现在每天的车流量已经超过了原先设计时流量,常常造成堵车。今年四季度开工建设的快速路二纵线与华福路呈平行状,起于二郎迎宾大道南延伸段终点,经内环华岩立交、成渝扩能改造工程堰塘湾立交、民安华福公租房,止于快速路五横线(中坝路)文家湾立交。项目全长8.08公里,其中九龙坡区段长约7.5公里,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双向8车道。预计通车后,将大大缓解目前华岩新城的交通压力。
嘉华大桥南延伸段工程则是九龙坡区对市政桥下的空间利用进行的一次有效探索。据悉,在二期工程中,九龙坡区城乡建委已明确规划在直港大道北侧主线桥下方同时配套建成一座长约225米、宽约70米、建筑高度约22米,总建筑面积约38411平方米,车位数为1100个的整体框架式大型车库。这也将是全国最大、全市第一个市政桥下空间利用项目。
九龙坡区副区长周进表示,这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既可以“盘活”九龙坡的内部路网,增强“东西互通”,又能实现九龙坡与主城其他区域更为快捷的时空对接,进而为九龙坡的八大功能板块建设提供强大保障,为百万九龙坡人的幸福生活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项目·扫描
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扩容改造工程
工程西起成渝高速含谷立交,东至二郎立交,全长约8.9公里,改造内容包括在现有中梁山隧道两侧各新建一个2车道单洞隧道,形成“2+2+2+2”双向8车道断面通行能力;同时,含谷立交至隧道西洞口段和西环立交至二郎立交段,则由双向6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
按计划,该项目将在2014年四季度动工建设,有望2016年底完工。
华岩隧道工程
华岩隧道西起九龙坡区白彭路,穿中梁山、重庆西站编组站后,在中梁山东部华龙大道金科阳光小镇处接入金建路。线路全长7.1公里,双向6车道,按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
作为成渝高速分流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将有效缓解内环高速的拥堵现状,加强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二纵线、三纵线之间的快速联系,弥补主城东西向连接通道的不足,加速“主城西进”的步伐。
华福下穿道项目
华岩隧道预计于2016年底通车,金建路东段也在快速修建,交通运行状况较差的华龙大道由此将面临新的挑战。
为增强华岩隧道与城市路网的交通联系,以及缓解金建路全线通车后对华龙大道带来的大量交通流,九龙坡区规划了华福下穿道项目。
该项目采用菱形立交形式,即金建路下穿华龙大道,主线为双向6车道;华龙大道为平面层,采取平面交叉方式。金建路下穿道为双向6车道,采用框架结构,全长160米,路幅宽度为27米。
快速路二纵线(华岩—跳磴段)工程
双向6车道设计的华福路现在每天的车流量已经超过了原先设计时流量,常常造成堵车。而今年四季度开工建设的快速路二纵线与华福路呈平行状,起于二郎迎宾大道南延伸段终点,经内环华岩立交、成渝扩能改造工程堰塘湾立交、民安华福公租房,止于快速路五横线(中坝路)文家湾立交。
项目全长8.08公里,其中九龙坡区段长约7.5公里,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双向8车道。预计通车后,将大大缓解目前华岩新城的交通压力。
快速路一纵线(高新大道—农马大道段)工程
重庆市快速路一纵线是南北方向的一条快速路通道,起于北碚,经回龙坝、土主、含谷、白市驿、石板、西彭接江津,全长约62.9公里。
一纵线串联着北碚、西永、西彭三大组团,是各个组团之间重要的南北向快速联系通道,是主城核心区南北向的重要主干路网骨架,其在城市路网中极为重要。
高新大道至农马大道段为规划快速路一纵线居中的一段,北起高新大道,向南经含谷镇、白市驿镇,终点止于农马大道,线路全长8公里。全线共包含两座大型全互通立交,分别为狮子口立交和农马立交。
道路交通效果图